籍貫其實是兩個意,籍指你負擔繳糧徭役的地方,或其職業承擔鹽稅、工匠銀的繳納地;貫,指你家世代居住的地方。
科舉對于籍貫有著很嚴格的審核制度,特別是兩省十三省科舉的難度不一,北直隸會防止南直隸、浙江和福建等考生冒籍。
李云虎在京城經營已經兩代,他的娶老婆是北直隸人士,兒子李思廣從小在京城長大,可謂是“婚姻于茲,衣食于茲,與土地世產者非有別也”。
不過按著大明現行的制度,李思廣卻是只能夠回到籍貫所在的廣東參加科舉,不僅加劇了科舉的成本,而且增加了很大的風險。
“大人是有大智慧的人!除非大人身居宰輔,不然現在推行此法,必定給有人之人鉆了空子,卻是大大的不妥!”李云虎朝著林晧然拱手,卻是瞥了一眼黃大富道。
黃大富一直在旁邊,看著李云虎瞥向自己,便是當即抱怨道:“李掌柜,你看我做甚?”
“你還想繼續瞞著大人嗎?”李云虎的臉色微寒,卻是正色地道。
林晧然聽到這話,不由得扭頭望向了黃大富,只見黃大富顯得很扭捏的模樣,卻是不知道黃大富有什么事情瞞了他。
“我……”黃大富本是一個有膽色的鹽梟,此時顯得吞吞吐吐的模樣,最后將心一橫地道:“大人,我沒有讓我兒子黃小貫回廣東參加科舉,而是讓他……在順天府冒籍了!”
冒籍,這早已經不是新鮮的詞。
由于兩京十三省的教育資源嚴重不均,加上大明采用南北卷模式,很多教育資源富盛的省份的士子屢屢跑到偏遠省份冒籍。
像浙江,那里的神童一抓一大把,學霸多如狗,徐渭都是屢屢折戟,但一些偏遠的省份卻是識文斷字都能混得上秀才,舉人的門檻更是發揮失常都能高中。
不僅是眼前的鄉試,到了會試的時候,若是冒籍的省份屬于北卷的話,卻是不用跟南卷的那幫學霸競爭,中進士的機率又會大大增加。
雖然順天鄉試的競爭不小,但其名額有135人,競爭程度要低于南直隸,且在會試中屬于北卷,故而北直隸正是冒籍的高發地帶。
林晧然聽到黃大富竟然讓兒子冒籍參加順天鄉試,卻是不由得微微苦笑。
在出任順天府尹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注意到這個情況,而且發現京城早已經形成了一條完善的灰色產業鏈,很多人通過這種事情進行謀利。
運作這個事情的人都是當地的地頭蛇,通過某些村子進行打點,給外地書生偽造身份,而后在宛平和大興兩縣等地造冊。
“大人,我就想要我黃家能出一個舉人,甚至是能夠高中進士,好光耀門楣……將來亦能協助大人!”黃大富深知不妥,卻是小心翼翼地解釋道。
李云虎心里早就有所不滿,此時借著林晧然的威勢,便是進行譴責道:“你這分明就是胡來,我這樣是害了你兒子,倒不如直接給他弄個捐生!”
“捐生會讓人瞧不起的,且幫不了大人!”黃大富小心翼翼地望了一眼林晧然,看著林晧然品著茶水,當即喃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