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閣老,還請恕罪,下官此番來遲了!”
從外面進來的正是翰林侍讀學士胡正蒙,面對著主動迎上來的林晧然等官員,卻是主動對著林晧然進行告罪地道。
按著一貫的優良傳統,會試副主考官通常是從翰林院中選拔,卻是由侍讀學士胡正蒙出任。
胡正蒙是浙江余姚人,嘉靖二十六年的會元,不過在那一科給李春芳奪了狀元,他落得了第三名探花及第。
在嘉靖三十五年之時,胡正蒙九年考滿升翰林院侍讀,充裕王府講官,今又升為進侍讀學士,總校《永樂大典》。
袁閣老?
張四維等人聽到這個稱呼,卻是不由得集體愣了一下,紛紛扭頭望向了林晧然。
林晧然并沒有發怒,而是微笑著回應道:“學士大人,此番袁閣老的兒子亦是參加會試,袁閣老為了避嫌,卻是由本官主持會試!”
這院中的燈光昏暗,胡正蒙這才發現認錯人了,亦是進行告罪道:“原來是左宗伯,下官老眼昏花,還請莫要放在心上!”
“豈敢!”林晧然看著他的氣色似乎不對,便是進行邀請道:“學士大人怕是還沒吃飯吧?我等已經等候多時,現在先入席,咱們邊吃邊聊可好?”
“好,請!”胡蒙正得知這幫人一直等候著他,心里亦是暗暗地感動,便是急忙抬手道。
眾官員早已經是饑腸轆轆,到了飯廳便是著急享用晚膳。
胡正蒙的臉色明顯不好,整個人顯得病怏怏的模樣,卻是令到在場的官員對他的身體狀況感到了一絲的擔憂。
在吃飯的時候,他亦是解釋為何姍姍來遲的原因。
錦衣衛原本按時前去翰林院請人,結果被翰林院的官員告知胡蒙正今日告病在家,只是錦衣衛到胡府卻撲了一個空,說是被請到了裕王府。
結果他們從東江米巷跑到了城東的胡府,而后又到城西的裕王府,再將人帶回城東這邊,時間已經是悄然來到了晚上。
眾人聽到竟然是這么一個原因,一時間亦是不知該說些什么好,卻是紛紛苦笑地搖頭。
在吃過晚飯之后,林晧然亦是不客套地直接叮囑眾官員道:“打明日起,咱們便著手擬定會試題目,每一個至少都拿到一套題目,后天咱們聚到一起再敲定題目!”
眾官員恭敬應了一聲,便是紛紛回到內宅休息。
胡正蒙的身體顯得發虛,整個人卻是站不穩的模樣,林晧然見狀上前扶了一下,便是讓張四維將人扶回房間中休息。
雖然他銳意改革了兩京十三省的鄉試選任主考官的標準,但到會試這個層面的主考官,卻仍然還是保持著論資排輩的那一套。
明明胡正蒙的年齡不小,且身體顯得并不好,但因為他是翰林院資歷最深的侍讀學士,加上他還是裕王的老師,卻是仍然由他出任本屆會試的副主考官。
林晧然對此亦是暗嘆一聲,不過倒不全然是壞事,若是朝廷真安排一個精力旺盛的副主考官,沒準會公然跟自己唱反調。
到了第二天,眾官員聚到一起商議考題事宜。
第一場的四道五經題共二十道題,這里的題目相對比較固定且有章程,題目不要過于簡單和避免跟往屆撞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