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當天,定國公徐延德、成國公朱希忠、英國公張溶和駙馬都尉李和等勛貴一大早分別前往太廟、社稷壇和南北郊進行祭告。
裕王朱載垕先是來到嘉靖的靈柩前進行祭告,接著換了代表帝王的袞冕祭告天地,再回到太廟祭告列祖列宗。
這些祭告禮節并不繁瑣,主要是路程并不近,時間悄然來到了中午,剩下來則是最重要的即位儀式。
經過一番折騰后,一千多名文武百官來到紫禁城的午門前,將以全新的面貌走進這一座象征大明皇權的宮殿。
午門前呈“凹”字形,城門上有城樓,設有鐘鼓,由鐘鼓司的太監掌管。
隨著吉時到來,鐘鼓聲便在這個紅墻琉璃瓦的宮殿群中跌蕩回響,而厚重的兩道紅漆金釘的掖門紛紛地打開,有一支手持畫戟的御林軍整齊地從門城中跑出來列陣兩旁。
文臣由首輔徐階率領從左掖門入,勛貴由定國公徐延德率領從右掖門入。
穿過深長的城門洞后,呈現在面前的是一片開闊的地帶,地面是青磚鋪地,中間是橫跨五座漢白玉材質的金水橋。
一行人來到金水橋前,在這里整理好衣容,然后整齊地從金水橋而過。穿過了第一座金鑾殿(皇極殿),便來到方形地基上的中極殿。
此時中極殿前的漢白玉護欄前站滿了身穿兵甲的大漢將軍,令到這里充斥一股肅殺之氣,無形中增加了幾分皇威。
“進殿!”
黃錦的聲音從殿中傳出,而后經過擴音般,站在殿門口處的兩名小太監當即高聲喊道。
以徐階為首的文武百官再次整理衣容,便是魚貫而入,來到了殿中。只是人數實在太多,一幫低級官員只能站在殿外。
中極殿早前被雷火燒毀,現在重建還不足兩年光景,令到這里的一切顯得很是嶄新,甚至空氣中還殘余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油漆味。
按著朝堂站位的規則,第一排站的是三孤三師的從一品官員,除了閣臣和加賜的工部尚書雷禮外,還有一些被授從一品虛銜的勛貴亦是排在前頭。
只是文臣和武職早已經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系統,已然是以文臣為尊。由于雷禮主動謙讓站到最后,林晧然已然是站在文臣的第四位,牢牢地霸占在第四把交椅上。
在一陣宮廷的禮樂聲中,頭戴黑色蟬翼冠的隆慶帝朱載垕出現在這里,第一次坐上那一張金光璀璨的龍椅。
這里還安排著一個“百官送寶”的環節。在某種意義上,這是文武百官認可了隆慶這位新皇帝,由代表文武百官的首輔徐階獻寶。
那份《登基儀注》再度發揮作用,隆慶按著《登基儀注》的流程進行了應答,而后讓尚寶卿將此寶收藏妥當。
“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儀式完成,文武百官一起向新帝行跪拜之禮道。
這個無疑是一個久違的聲音,上一次這個宛如海嘯般的聲音在中極殿響起的時候,已然是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只是從今日開始,隆慶作為大明王朝皇帝的身份正式確認,這種聲音以后會經常出現,一個全新的時代悄然拉開了序幕。
“眾……眾愛卿,平身!”隆慶第一次面對滿朝文武大臣排山倒海般的萬歲聲,顯得有幾分緊張地抬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