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改!”
滿朝的文武百官聽到這個答案,很多人的臉上當即浮起了錯愕之色。
若是這種事情發生在之前,嘉靖帝肯定即刻下令將胡應嘉拖出去廷杖或直接砍掉腦袋,而不是現如今的“朕改”。
只是現在看來,早前傳聞隆慶帝寬仁和謙遜并非是空穴來風。
這位隆慶皇帝確實跟暴虐的嘉靖帝無疑是大大的不同,起碼現在的隆慶帝絕對不是一個暴君,甚至還會是一位明君。
當然,明君是一些年老官員的看法,隆慶的舉動落到科道言官的眼中簡直是一頭小綿羊,一個能夠讓他們自然發揮才能的儒弱皇帝。
胡應嘉的嘴角微微上揚,卻是乘勝追擊地繼續勸諫道:“皇上,所謂君無戲言!臣會時時督促于皇上,亦請皇上在私底下亦要引以為鑒,萬萬莫要再犯此等過錯了!”
咦?
很多官員紛紛側目,發現胡應嘉的話已經有些過了。隆慶帝剛剛都已經說要改過了,結果他還是如此糾纏,已然變得咄咄逼人的味道了。
高拱雖然是天不怕地不怕,但偏偏在這個事情上并不占理,便是咬牙切齒地壓低聲音威脅道:“胡科長,你莫要太過分!”
“高閣老,下官只是盡科道的職責,不知哪里過分了呢?”胡應嘉好不容易得到這個能夠盡情發揮才能的舞臺,顯得大殺四方般地望向高拱朗聲道。
在這么一瞬間,他覺得新朝就是為他胡應嘉而生。不論是當今皇上,還是這一位高高在上的高閣老,不過都是自己的墊腳石。
高拱的話被直接頂了回來,氣得肺都要炸了。原本他想直接以勢壓人,只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這個場合并不適合用這一招。
“皇上,你若是能采納臣的建議,臣雖死而無憾矣!”胡應嘉已經打定主意在這里博得好聲名,卻是跪下來并懇求道。
中極殿是三大殿面積最小的殿,雖然胡應嘉站在后面,但亦是能夠很清楚地聽到他的話,甚至在殿中形成了回響。
隆慶被打得措手不及,同時注意到高拱那張生氣的臉,卻是不知道該不該回應胡應嘉的請求,當即亦是不知所措了。
林晧然將這一幕看在眼里,自然是知道胡應嘉的那點小心思,眉頭卻是微微地蹙了起來。
不管是隆慶帝,還是他們這些文武百官,其實都要經過一個相互摩擦的過程,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精確的位置。
胡應嘉的做法其實大大的不明智,他此舉固然能博得好聲名,但別看現在的隆慶帝溫順如綿羊,但這終究是大明的皇帝,現在的隆慶帝只是還沒有從裕王的角色中完全蛻變過來罷了。
在原先的歷史上,為何牢牢掌握朝堂的徐階會選擇辭官離開,卻不是李春芳在背面搞了什么小動作,而是他知道隆慶這位皇帝容不下他了。
正是如此,哪怕現在的隆慶再如何溫順,一旦將事情做得太過分的話,那么隆慶變成真正的帝王之時,很可能就要進行秋后算賬了。
林晧然原本想要低調行事,只是看到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特別是自己的盟友身陷困境,亦是站出來嚴厲地呵斥道:“胡科長,你還要在這里胡攪蠻纏到什么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