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數十萬里的氣機,愈來愈單薄,愈來愈枯寂。
直至三百擊打完,兩人仿佛置身于靈氣消耗殆盡的荒蕪虛空之中,本身的維持亦全靠繼續,汲取不到一絲外間靈機。
二人各自停手。
其實若是采擷外間隨時填充進來的氣機作戰,再斗上三百手、乃至千擊萬擊,亦未嘗不可。但二人均知那等層級的力量,斷然無法對對方造成威脅,所以也不必再試。
歸無咎陡然生出一絲心曠神怡之感。
也不知這“五分界”的記憶戰后是否能夠保存。若是能夠留存下來,也堪稱是極為寶貴的經驗。
軒轅懷曲足一抬,縱步逸出數千里之外。
歸無咎雙目一亮,低聲吟道“何必離去”
玄音滾滾,歷久不散。
軒轅懷猛地抬首,微顯詫異。
他并非意在脫戰。因為無論汲取殘存氣機,還是使用二人本身所儲藏的法力,攻擊威力遠遠小于防御。所以軒轅懷之意,是遁出七十萬里之外,另尋一處戰場比試。
他以為歸無咎與自己亦是一般想法。
但是
軒轅懷雙瞳之中清楚映照,歸無咎身形如弓弦一發,已是用重重的一拳轟了上來
近身力戰之法。
此法的確也是一種分出勝負之法。倒不是因為其威力如何強橫。其實以極限威力而論,近身的全力一擊和運用本身法力的神通道術大致在伯仲之間。
但力戰之法勝在節奏極快,尤其是在無所阻滯、無所借用的虛空之中,以歸無咎、軒轅懷二人的道行,每一個瞬間都能打出三千六百擊,所消耗的也不單單是法力,而是精神、斗志,以及最原始的生命力。
九宗修道者,極少采用此法爭戰。
因為如此斗法不死不休,走到盡頭,必然會分出勝負。就算本身的傷害不足以將對手打穿,根基稍遜之人,亦難免要力竭而亡。
而歸無咎有武道一行的經驗,卻自然而然施展了出來。
軒轅懷面色一冷,轉身迎之一一拳。
雖然他從未有武道斗法的經驗,但只消修為臻至圓滿境界,法力圓全,氣血肉身自然也是千錘百煉的最高境界,斷然不至于成為短板。更何況,軒轅懷的境界,早已超過圓滿之限。
此斗法之道,原不在于能與不能,而在于用與不用。
兩道極為強悍的拳力一交,天中登時多出了一道深深的裂紋。隨后這裂紋如同瘟疫滋長一般,快速蔓延。
先前二人汲取氣機作戰,雖然使得一片界域生機耗竭,但此“天”終究完整。而此時的氣象,卻是慘淡、破碎、枯寂,以及徹底的毀壞。倘若搬取一座山在天中自東而西走上一遭,只怕要被這里密密麻麻的空間裂縫裁切成億萬碎石粉塵。
二人都沒有退路。
這不同于神通斗法的進退自如,只要你稍稍有轉身離去的念頭,便如同在角力中松了一口氣,再難扳回局面。縱然二人遁速相若,但一人心神氣血皆處于發散的狀態,而另外一人心血卻牢牢鎖住對面,最終那一擊勢必要落下。
更加巧合的是,若是歸、軒二人和一位功行相若的武道修者交手,或能憑借至高無上的劍道遁法脫戰;想戰就戰,想走就走。可惜二位都是最高明的劍修,沒有相對的優勢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