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營造的荒海秘境之中。
此時殊神韻早已離去,歸無咎獨自觀辨氣機變化,沉吟良久。
所謂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況是自身道途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雖然對于自己所發明破境之法,歸無咎有著絕對的信心;但真正嘗試此事時的鄭重態度,實不亞于和軒轅懷交戰之時。
心中反復推演無礙之后,歸無咎氣機一散一收,將彌漫在這小界中的太質之氣徐徐收攏,納入元嬰之正中。
此事方才感受到,經由那絲線牽連、渡如這方小界的太質之氣,其實要較想象之中為多;歸無咎約莫只收納了七分之一,便達到了符合需求的一拳之數。
然后待采擷自紫薇大世界本土、極濃郁而充盈此間的有形之氣徹底運轉開來,這一團太質之氣便如冰川納入激流,順勢而躍動。
其實到了此時,歸無咎并依舊未真正開始破境。一發一收,隨時中止,皆在他一念之間。
隨著氣機運轉愈來愈疾,歸無咎立刻將道心之明銳感悟和“前知三十六息”催動到極致,感應即將發生的“三失序”的具體時機,是否可以做到絕對把控。
但是數息之后,歸無咎微感訝然。
在歸無咎的預算里,有當年在九合宗推演為證,其實對于這“失序之妙”的層次看得極高。歸無咎自認為哪怕自己全力以赴,也不過是將將能夠企及一線,將失序之機推演無誤。
但事實是,此事卻較他想象中容易了許多;甚至他的前知三十六息秘法尚未完全展開,三次失序的時機、方位,已昭昭然如日月之明,準確不疑。
盡管歸無咎自己功行又有靜進,但到了這一步,依舊有些不可思議。
歸無咎甚至覺得,若是如此容易,將來助人成道之時,自己甚至不需要親自照拂幾乎可以提前推演出一道口訣,令破境之人自行推演。好似完全越過了過渡期,達到了此法門徹底成熟之后的境地。
仔細推敲了半晌,歸無咎忽然省悟。
原來
此間極為濃郁的紫微大世界本土元氣,并非是隨意采擷而來;其實此間之一絲一毫,都是殊神韻從紫薇大世界中的每一個角落均勻抓取而來,無量等分,沒有一絲差錯
故而其中氣機之律動,便相當于一個縮小了無數倍的紫薇大世界。
那而一絲太質之氣發散之后,蘊養其中,與之和光同塵,漸漸氣質平順,無有不諧。
須知失序之根由,便是因為琉璃天中太質之氣不能與整個紫薇大世界隨時升降,所以生出不諧。歸無咎所設想的功業大成之后,令琉璃天在紫薇大世界中自由飄浮,正是治本之策。
眼前這方秘境,卻已然達到了完成之后的形態。
只可惜此小界中的太質之氣,包括歸無咎在內,僅能容七人使用。
歸無咎成就道境之后,點化助力自然是好不為難;而這方秘境的存在,卻能令歸無咎在近道出關之后,立刻就有把握助力六人,通過新法成道。
所謂萬事開頭難,若是順利的降低門檻,豎立示范,所帶來的好處不可估量。
由于較想象中容易太多的緣故,歸無咎不過用了半個時辰就將自己整個破境過程推演了一遍。
新法成道,一百二十八年可成。
琉璃天之內。
感悟到分身行功異常順遂,歸無咎立刻投入到真身的修持推演之中。
須知三十六萬年來,九宗所有成就近道者皆用此法。在那成色稍顯不足的“小年”,九宗斗戰得勝之人,不過相當于七步八品中將將能夠納入品階的層次。
但縱然是此輩,成就近道也從未發生過意外。
所以成道步驟本身,對于歸無咎是沒有任何壓力的;他所關注的,無非是“同時”二字。
本身破境。
分身破境。
末拿本洲一統。
三件事若是同時完成,遙相呼應,方能令歸無咎獲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