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感到,自己的身軀似乎飄浮起來。
但定睛細看,他的身軀其實依舊好端端的立在原地,仿佛只是一縷神意,漸漸遠遁,頃刻間就離這方世界愈來愈遠。
可是這所謂的“離去”并非是返回紫薇大世界和琉璃天中,而是第三條道路。
琉璃天中的“歸無咎”和末拿本洲中的“歸無咎”都是寂然不動,好似他又多出一具分身來。
以道理解之
如果說末拿本洲之身是歸無咎正身的映射,那么此時這道照影就是末拿本洲心映之體的二次映射。猶如一道鏡光被折射兩次,最終被投入至某一處虛空之中。
歸無咎神意飄蕩,不知游走了多久。
豁然間眼前一亮,望見有許多云氣翻涌,將自己包裹其中;云氣正中,似乎有一道介乎于有形無形之間的壁障與門戶。
少頃,門戶凝形,一上一下分別凝作日月之形,當中似乎暗暗鑲嵌著陰刻文字。
仔細辨別,日形圖案中的文字似是“上玄”二字,月形文字中的圖案應是“下玄”二字。
歸無咎拿定主意,縱身往那門戶之中一躍
神識之中一陣漣漪,似乎是一夢清醒,又似是墮入一夢。眼前呈現,立刻由虛無縹緲轉為凝實。
蒼松翠碧,瀑流隱隱;紫氣升降,飛鳥投林。
此身之所在,似乎已是在一座仙山之中。并且那山林之內,不難感知到有修道人的凝練氣息。
歸無咎俯身一望,嘴角微微一動。
他一身氣機法力,并未如當年步入武域秘境時那般,轉為另一種道術體系的呈現。反觀內視,原有的靈形、金丹、元嬰境的修行脈絡清晰可見,只是修為無端提升的一層,此身在此境中,已然是近道境界。
同時仔細審視,自己這道身軀雖然看似切實無比;但歸無咎心念之中隱隱有一絲念頭提示告知自己這是精神力的匯聚,而非真正實體。
但是另一方面,這具法身清楚明白的告知歸無咎一件事自己有一道成型之后宛若流光華冕、威力極宏的神通,尚處于隱匿胚胎狀態,等待完成。完成此法,便是自己出現在此地的目的。
而煉成之法,卻似與從前的修道之法截然不同,一時思之,竟未得門徑。
這未完之法,分明是四道魔典合一的“明輪”神通。
歸無咎念頭一動,立刻將身軀光華一斂。
一化之下,此時之氣象,已然與凡人無異。
隱去氣機不過息,那山林中便有一道遁光竄到近前,來勢極快。微光一瞬,便已駐足與歸無咎之前。此人兩道長發任意披灑,骨相奇絕,額頭微微突出,兼之目光如電,極有仙風道骨之象。
并且他這氣象絕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其凌然間反客為主的威勢,分明同樣是一位近道大能,抑且功行甚是不凡,不亞于九宗近道的層次。
歸無咎放眼打量,心中暗暗驚訝。
原來,有武域秘境的履歷在前,再加上歸無咎極為確信此境并非真實,而是一座精神力的幻境。所以他心中第一念頭,便是出現于此間的人物,是紫薇大世界中真實人物的“映射”。
其映照之象的層次之高,本體必是歸無咎熟悉的人物。甚至于歸無咎心中以隱然有了明確的答案大約是魔道那五六人中的某一位的顯化分身。
但一望之下,歸無咎卻無比確實的得出了相反結論。
因為當年遇見“阮文琴”時那久違的、微妙的間離感,確切無疑的撲面涌來。同樣是精密化身,此人與歸無咎截然不同。
歸無咎心中篤定,這定然不是紫薇大世界的人物。
就在歸無咎審視來人之際,來人亦在審視著歸無咎。
并且,有些不可思議的是以來人極為精湛的功行,不俗的根腳,望見歸無咎后,驚詫之余,面上竟然復現出一絲患得患失的神情。
歸無咎索性引而不發,且看他如何動作。
終于,數息之后,這老者深吸一口氣,道“我觀小友你甚有仙緣,根骨奇絕。我愿做你的引渡之人,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