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歸無咎神意鎖定,此“季札”并非其正身,不知何時已被替換成一道宛若塑像的分身。
其真正身軀,已然立身于數千丈之外。
而扶蒼的“定中一刺”反應之快絲毫不在歸無咎神識之下,法力聚攏,已重新錨定了季札真身,頗有不死不休的意味。
此時只是演示神通的緣故;其實若是季札愿意,此身藏形于千里萬里之外,也是尋常。
歸無咎卻知,除非季札逃出扶蒼神通起念之一瞬所籠罩的范圍,否則皆是無用。短短兩式交手,本應是季札演示其本命神通,結果倒是扶蒼的拋磚引玉之手,異常奪目。
倏忽之間,季札的“真身”也被追及。
此身隨之潰散,竟是化作一攤流水。
這同樣是一道分身。
舉目可辨,季札的真正“正身”,不知何時又飄忽至百余丈外的某一處角落。
又是瞬息之后,第三道“身軀”又被追擊,擊潰。
崩散之后,成了一團若有若無的氣機。
可是此等演化分身的手段,總有盡頭。第四道“身軀”被擊潰之后,化作流星點點,碎屑千萬。隱約可見一道若有若無的虛影,似乎重新浮現在不遠處。
歸無咎心中一動。
方才季札四道身軀,看似真實無比,其實歸無咎一瞬間便辨明其只是幻身;此時這道朦朦朧朧、若有若無的身軀,卻反而是其真身。且歸無咎十分確定,季札的金蟬脫殼之法走到了終點,再沒有變化的可能。
可是扶蒼那一縷如電如蛇的劍光,卻不再追擊,而是嗡嗡亂轉,好似化作了無頭蒼蠅。
扶蒼“噫”的一聲,收了劍訣。
品約定睛一望,愕然良久,才道“好神通。”
歸無咎亦道“好神通。”
原來,那固形、液形、氣形、光形四重四重分身的抵擋,絕不是什么花架子,而是一道奇異的“手續”,或說“過程”。季札的正身之所以看上去模模糊糊,并非其法力不足;而是其已莫名遁至扶蒼封鎮界域之外。
以歸無咎功力精,自然看明白扶蒼所立界域封印并未被暴力擊破;亦并未感受道一絲空間波動的痕跡。
其道理之精奧,就連歸無咎一時也暫未盡解,只是隱隱有所猜測。
扶蒼那一劍,已然是封鎮類道術的絕旨,其道境之后的威能,不在越衡宗鎮宗之寶之下。
連這一劍也能突破,同境界中一切封印鎮壓之法已是形同虛設,身懷此術,只要不是道行相差過大,已永無敗亡之虞。
同為“金蟬脫殼”,此法竟似較歸無咎借助真幻間本身像的手段更加不可思議。
斗法已訖,這一道神通照影,盡數被收納入綠色的方口長頸壺中。
季札身軀恢復正常,道“接下來就輪到扶蒼賢弟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