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道主緩緩言道“那是因為巫道自有九祭十二法,次第而行,極難逾越。故而某以為根本大乘經對其無用。”
“但今日仔細思之,似乎不然。因為巫道中的浩瀚秘法,為數不少。其中有一法,名為納身合一法,能夠將一門別家道術,通過祭祀的形式融入本身道術之中。經由此法微調,性相自然契合,沒有窒澀之弊。只是此法成功率極低,是以我也并未想到這一條上去。”
歸無咎暗自思忖,這倒是和自己融匯空蘊念劍有異曲同工之妙。
若其中道理果然所料不差,這所謂偏門的“納身合一”法和根本大乘經有一相似之處,就是門檻愈高,效用愈足。甚至其門檻較之根本大乘經尤勝一籌既見真流,與未見真流,成功的幾率可謂霄壤之別。
所以歸無咎并不認為此法藉藉無名,隸屬巫道萬千道術的某一個角落,便小覷了此法。
若他所料不錯,御孤乘動用此法,必能成功。
陰陽道主神色沉郁,竟是罕見的露出三分凝重,緩緩言道“休看如今左一張揚高調,勢如破竹;御孤乘沉斂入定,悄無聲息。但若我理解無差,他一旦成道,哪怕什么用不用做,輕而易舉就能造成比左一更大的麻煩。”
“是也不是”
歸無咎緩緩言道“不錯。”
陰陽道主輕輕搖頭,道“巫道與我陰陽道相同。一旦禁陣鎖界、自成一統,哪怕多少個道境圍攻,也難以打破。”
局面發展到今日,陰陽道主的話并不難理解。
以御孤乘位列真流、尚在李云龍、席樂榮等人之上的根基,一旦他成就道境,哪怕不與歸無咎為敵,單單宣布巫道封門閉戶、退出紫薇大世界的爭奪,也是對“兩儀之象”天然的破壞。
此類事跡,其實可以理解為歸無咎第一次自末拿本洲回返、掃平隱藏極深的隱世宗門之舉的“反動”。
薛見遲道“御孤乘的根基,在九宗也就僅次于歸無咎、軒轅懷,還要在魏清綺、木愔璃等人之上。以他的雄心,只怕未必甘于蟄伏。”
陰陽道主連連搖頭,道“不可輕忽,更加不可僥幸。”
目光一動,陰陽道主沉聲續道“我與巫道八祭大巫,成道時日極久,又因為各自身份的緣故,其實也可說是神交已久的朋友。近數萬年來,他修持之法、心意、境界到了哪一步,其實本人都有模模糊糊的感應。”
“反之,他那里也是一樣。”
“以某之見,若是按照這一位自己的修持之法,似乎距離破境而去尚有些時日此事若是在百年內完成,本人心中不可能沒有一絲預兆。而事實,卻正是如此。”
“所以,他之飛升而去,不是預定的步驟,而是冥冥中得了什么指引,改弦易轍之舉。”
諸真聞言,都是緩緩點頭。
陰陽道主望見諸位神色,卻搖頭道“諸位未知我所言之意。”
“諸如八正五奇之類第一等的妖族,魔道,甚至是人道宗門。得到飛升上境的前輩指引,雖是極為罕見亦極為艱難之事,但卻說不上出人意料。而我陰陽道與巫道則不然我二道中,一世一人,一道一尊,持法駐世,即為主宰。”
“縱然陰陽道傳承在某一界覆滅,那些飛升而去的前輩也并不會降下任何指引。此事的反常程度,在某心目中,不亞于琉璃天之爭中歸無咎的另立新契。不知這么說諸位可能理解了”
薛見遲、寧中流等人聞言一怔,旋即面色轉為鄭重。
梁真君忽道“或許并非巫道前輩,而是妖族圣祖
、魔道魔尊,又或者其余大能之流,改變了八祭大巫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