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方成道時的席樂榮,或許成道甚久的九宗天尊尚有一戰之力;但是經由三次歷劫而勝,如今席樂榮道術臻于大成。到了這一步,成道五十年、五百年還是五千年,并無太大差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在這困陣圣教的十余年中,四五人交流道術,雖然龍云等人亦有不少心得,尤其圍繞“倍稱之力”的運用發明了許多手段;但是進益奇思,依舊遠不若席樂榮。所以席樂榮不止是“鼎盛之時”,連溫養精進之功,也不容輕忽
換言之,若無歸無咎在,這第一個成就道境的圓滿之上,說一聲“大勢已成”也不為過
故而席樂榮的這一戰,是必然有勝無敗的。
公元明族主會返之后,諸位人劫道尊、族主,都是怔然無言。一勝二負,似乎這破陣之法,已然處于極端不利的態勢。好在諸宗備下的強攻手段甚多,且愈是與歸無咎親密之人,愈不信歸無咎會隕身陣中,故一時受挫,卻也不驚。
不過十余息之后,一道大紅身影一閃,卻見東方晚晴再度出陣
這也是前后八場,第一個重復上陣之人。
小界之內。
東方晚晴見應元道尊落定身影,從容道“應元道友。”
應元道尊平靜回應道“我來領教東方掌門的手段。”
這也是彼此數戰,雙方第一次招呼。
應元暗自盤算。若并非龍云最后時刻多事,那么此戰他甚至不必與東方晚晴交手,直接認輸便是;反正自己之敗,席樂榮之勝,乃是當然之理。至于現在也就唯有稍稍用力了。
應元道尊身軀一縱,拳影一晃
那拳頭陡然放大千百萬輩,其形凝實,其勢巍然。
功行到了顯道、應元這一步,雖然較之東方晚晴等尤有差距,但是冥冥之間如何趨吉避兇、以最善之法對敵,卻自有一重感悟。
這雙珠替劫之法雖妙,但是卻有一道破綻;為了遮掩天機之故,顯道道尊出戰之前并未得知此法虛實,龍云只是朦朧提點,心照不宣。但是一旦臨戰,他卻動用了極罕見的“丹嬰具象”法門,只占虛勢,露出少許破綻;然后承受小部分避無可避的傷勢。
最終結局,果然在此道取勝。
頂尖人物的交手,最難應對是“退步”。故意退步,將破綻顯在實處,雖然不敵,卻能控制己身受損的規模,不至于被對方一擊取勝。在承受力加強一倍的前提下,如此作戰,己身“大勢之勝”的兌現速度,反而要在己身不支之前;從而一舉顛倒勝負
如今應元道尊出馬,自然不會更易這行之有效的戰法。
這一擊拳法,依舊是“取大勢而有漏”。
東方晚晴素手一揮
其神通之象,依舊是中外兩分、方圓一陣隸屬縹緲宗的“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的根本道術。
但是,還不止
除了神通之外,東方晚晴似乎還動用了一件法寶。
隨著朦朦朧朧的一道虛影,不知是圖卷,當是樹枝、亦或者是草木新芽,隨著混沌不清的光華一洗,這整個小界,似乎驀然一定。
這道神通之用,極為詭異;其不是用在與應元道尊交手之中,而是落在整個小界之“外”。在這一瞬間,這小界仿佛陷入了巨大的封印之中,介乎于可見不可見之間。
應元道尊面色微變
在這一界隔絕之相發生的一瞬,他立刻感受的本身的變化他所受之傷勢,悄然增加了兩成;似乎那兩枚九竅珠所代為承受者,已完全取消
不至于此,應元道尊更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似乎自己與“顯道道尊”之間的顛倒聯系,亦被擊破
換言之,此時此刻的應元道尊,不是十四成的戰力;而是僅有五成戰力。此戰之勝負,再無懸念。
就在他想著是否要象征性的抵擋兩招時,東方晚晴立足圓形,右足輕輕一踏。
那外間“環”的意蘊陡然一盈一縮。
應元道尊只覺胸口氣血翻涌,已然被莫名而來的莫名之力擊中,幾乎就要不省人事。
好在東方晚晴并未追擊;他急忙縱身一遁
s6點有。,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