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切斷這頑固的聯系,又不能脫離對這一粒明珠、劍道真流的把握,唯一可行的辦法,便是借用旁人之道自己見識深徹的另一種真流劍道。
二道轉換之間,等若你向旁邊走出了一步。
歸無咎明悟了一件事
雖然自己的辰陽八劍,看似到了完全掌握的地步,連最終的“根本一劍”也能動用,完全不亞于心情本人及軒轅懷;但是這其實并不是原本的“辰陽八劍”了。
軒轅懷也是如此。
或者說,法是其法,理是其理;但是“法理”只是渡河之筏,背后所能窺見的十六分之八、或云一圓之半的劍道真流,卻不盡相同。對于習得第二種真流劍道之人,其注定只能偏移“一步”,也就是圍繞著真流劍道實體、那一粒明珠,偏轉十六分之一。
和原先劍道的差別,便注定是八分之一。
接下來的道途,就是借鑒旁人,習得第三種真流劍道、第四種真流劍道直到第九種真流劍道。
自己的根本大道,直觀十六分之八。
每偏轉一次,新見劍道陰影背后十六分之一。
直到習得了第九種真流劍道,等若自己立身處,完全挪到了最初立身方位的“背面”;整個劍道真流,完全得見。自此以后,盤旋往復,一十六劍盡收藏。
故而劍道真流,是十六劍;是八劍;也是九劍。
經由踏出八步,轉化九個不同的視角,可以盡窺一十六劍之全貌。只是初始視角是“我道”,先得一半,成立八劍為根基;其后每一次轉化視角,得到八劍之一。
當然,在同一個時間,只能取法十六分之八,這道天塹并未被打破。只是這十六取八并非是固定的,而是成了流動形態;世間再無自己不能見、不能聞、不能用的“劍道”。
此念一旦明晰,歸無咎自是心中了然,辰陽八劍與空蘊念劍的異同處,將那八分之一凝聚合一,亦可定名為一劍。天空幻化,妙心殺絕,其于歸無咎本人劍道最為親切、性相最近者,當是殺劍
以現有的法理觀之,辰陽八劍之余空蘊念劍的差異,是散落在八劍之內,并非正好就是“殺劍”;歸無咎所要做的,就是調整辰陽八劍道理與其背后映照的劍道真流歸屬,將所有的差異,盡數調整到“殺劍”之中。
名不變,法不變,隸屬劍道真流變化,使用出來的神通效用,卻是絲毫不變。
這調整成功,“習得”辰陽八劍之舉,才算是徹底大功告成。
而軒轅懷身負無情之心優長,且歸無咎命名“軒轅”暗合玄機,卻是令他這一步得以極快的完成。而歸無咎想要煉成,卻需要至少相當長久的時間。
當然,這也不必抱憾
因為這一步,最早也是逸步幽玄間的人物,方才開始證得玄機;下一個境界,方得著手修煉;如心情正身之境界,方才最終功成。
這窺見真容之后的完整劍道真流
歸無咎心中一旦形成這個念頭,此物之名目立刻撲面而來
劍果。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