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紛紜之象落至那方界域,猶如天星降世,倏忽間又顯化無形。
此地之生靈,偶然有仰望星空、留意星象者,在這剎那之間似乎望見了七十三點明星一亮,然后散而一墜但剎那之后,這些許記憶就在其等腦海中徹底抹去,再不存一絲一毫,仿佛從來沒有發生過。
那意之所化,似乎以空蘊念劍的無形劍意為載體,得以長久保存,紛紜落下
在南宮伯玉以下的七十三人,立刻感知明確
雖然距離極為遙遠,但是以劍質為媒,那一點念頭依舊是“自己的”,可以感應操控無異
短短數息功夫,他們已是各自尋到了一人。
一座蘆葦茂密的小島上。
島嶼東南平坦的砂石地上,約莫有七人圍成一團,起了篝火,烤制三四只尺寸不小的禽類,大約是山雞之屬。
這七人之中,明顯為首的是個約莫四十來歲的中年,其人面色微紅,臉孔方正。其相貌只是尋常,但略微深陷的眼窩和高挺的鼻梁相結合,卻構成一種極富沖擊力的立體感,縱是石刻雕塑,往往也沒有這等尺度。
其實他更明顯的體表特征,卻是眉心的一道印痕但那卻是普通人難以看出端倪的。
荊柯操控自家神意,便往這人身上一落
選定何人,與每個人心中的“故事”與立場相關。
若說這七十三人中最大的熱門,必然是辛衛英無疑;但荊柯并不看好此人,所以不會選擇他。
附身辛衛英的,非南宮伯玉莫屬。
他的態度,已經彰顯無疑
當然,或許也有旁人同樣看好辛衛英;但是其等自知以功行地位而論,不足以與南宮伯玉相爭。只得退而求其次,選擇旁人。
毫無疑問,哪怕是在余者中選擇,荊柯也不會選擇一位弱者。
眼前之人,也是他極為看好的,根底潛力,心性智力,俱屬上乘。
此人名為費難,十余載之前乃是朱蘆海上排名第四的海上勢力“天目部”首領,僅在懸宵部、天宕部、紫荊部之下,且與天宕部遙相呼應,隱為同盟。
懸宵部擊敗天宕部三年之后,終于對天目部動手。由于當年懸宵部天宕部一戰因為唐栩的失算,意外的以懸宵部全勝告終;這導致了懸宵部勢力極具膨脹,雙方戰力失衡。
那一戰,天目部幾乎全軍覆沒。
事后費難收攏殘余心腹部下,僅余七人。但是他一直以來并未放棄復起之志,一直蟄伏至今。
“阿嚏”
費難正要將一只肥美的雞腿送入口中,忽然打了一個冷戰,然后重重打了個噴嚏。
右手上的雞腿,險些也甩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