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一種帶著“啟示”意味的念頭,快速的落實下來
九宗果真要迎來一個新的格局了。
歸無咎見諸位真君各自思量,稍稍等候了一陣,才道“諸君若無異義,便請立下契約罷。”
然后只見其雙掌一合,無限細密氣機無中生有,凝練成九道極質樸的黑環在外、玉質在中的方形圖書,當中文字歷歷在目。各自飛散,落在九位真君面前。
眼下九宗雖各自只有一位真君在此坐鎮,但是在此萬法宗成立之日,為了防止典禮最后別有公約,是以諸宗印信都是留在了這里。
端木臨放眼望去,立刻將文書之上的內容盡收眼底。
和方才歸無咎所言沒有任何差別每隔一百八十載,諸宗各自薦出一位功行未滿、但別有優長的特出之才。且舉行一次小型的九宗聚會,決出一位元嬰境界九步之外的實戰最強者。
正如同此刻之契約是九份而非十分一樣。整個過程,并無歸無咎或者“萬法宗”的影子;十人擇定之后,憑借宗門文書,一同赴萬法宗領取近道機緣。
付蕭山、居四維不約而同的唇角微動,但是并未說出話來,好似突然止住出神。
端木臨亦是大差不差,怔然良久之后,見寶光流蕩,映照遠近。原來,寧中流、施鳳楠等人相繼取出印信,在契約之上用印。他終是神意一收,深吸一口氣,取出原陸宗法印,正色待之。
此事一旦促成,制度成立,對于九宗的意義,只怕不比“琉璃天之會”差上多少
方才剎那之間,他本想說“茲事體大,且容本人回宗與辛雅安等諸位真君商議之后再做回復”;但此言即將出口之際,再回顧契約之上文字,端木臨赫然發現,自己完全拒絕的理由
“茲事體大”固然不差;但是依這契約之上所言,全然是有利無害,亦沒有任何隱患可言。
既然越衡宗、縹緲宗、幽寰宗、甚至辰陽劍山都開始相繼用印,自己若逡巡遲疑,徒然惹人看輕。
各自用印之后,分成九卷的契約,驀然合一。凝練成一道尺五真卷。
歸無咎微笑言道“此契當有九宗共同保管。”
“自今日起,用不了數千載,每一家宗門之內,格局必然大變。近道境界,不單單是一宗之魁首。各部職司,主事之人,皆能獨當一面,由近道境界者充任。九宗自能因此由約而博,彌漫天下,漸漸引領紫薇大勢。”
寧中流等人相繼頷首,一齊道“此言極是。”
以越衡宗為例,其三十六萬年來定制,門下六殿主位,是由元嬰四重境者擔任;而門下二十四閣,卻是由元嬰四重或元嬰三重修士擔任。此等人物,若是和本土世界中道宗、妖族中的較大勢力交接,卻是有些不足了。
而入道門徑一旦擴充,可以想見,今后六殿正副殿主,乃至二十四閣主事之人,只怕皆是近道境界;唯有一宗掌門,又或者諸如今日南宮、寧、梁三位真君這樣執掌中樞的核心人物,依舊是由“琉璃天成道”者擔任。
如此一來,格局豁然打開,乃至許多別部分枝坐鎮本土,開花散葉,也是可以想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