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這兩句話,如果一開始說了出來,未免為人腹誹手伸的太長,急于兌現“萬法宗成道”對于九宗的影響力;但是此時契約已定之后說了出來,卻不會令人感受到有任何不妥。
端木臨忽然心緒一動。
他此時此刻驀然生出一個念頭
歸無咎這“萬法宗成道”之法,先為張本,擴充根基,然后漸漸彌漫發散,由實向虛的法子,似乎確實是九宗鎮定紫薇大世界的最善之法,用不了多久,高明與規模兼而有之,潤物無聲,大象無形。
較之玄渾琉璃天積蓄太質之氣百萬載,然后再一舉釋放的法門,果然要更為優勝
不止是端木臨;付蕭山、閭虬顏、居四維等人,人人心中皆是自然而然的釋放出這個念頭。
歸無咎神思一跳,眼前的座席,亦真正渾融無礙。
旋即他心意微動,暗自頷首,默然道“已然成了。”
其實在當日琉璃天之會時,歸無咎初步拋出萬法宗的成道路數,九宗有識之士,已然為之傾心。但是以歸無咎當日的功行境界,說是一舉改弦易轍,顛覆舊制,說服力未免不足。
然而到了今時今日,不單單是憑借自己紫薇第一的功行,單單是挫敗心情先生下界之舉,已然令其掃除了一切障礙。
眼前這一場聚會,一份契約,絕不僅僅是為九步之外的特出人才開一個口子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一個“象征”,一個和琉璃天之會幾乎意義相同的法會之名,就此成立。
三百六十年之會,一百八十年之會,高下并舉。循名責實,由此成道者,在九宗修士心目中,不再是“借法客道”,而恰恰是九宗修士成道之正法
由此而來的規模擴張,制度更替,行事策略的改變,自然也是天經地義。
等若在悄無聲息之間,九宗先賢立下的“積蓄太質之氣,一舉更替新天”的方案,已然被歸無咎的由下而上、兼容并包的路線取代。
在這一瞬間,歸無咎與九宗中的任意一家,都締結下了不亞于越衡宗的大因果。
歸無咎一抬首,正好對上端木臨迎來的目光,笑言道“有一件事要勞煩端木道友。”
端木臨一怔,道“不敢當,大天尊盡管吩咐。”
歸無咎道“歸某意欲一觀原陸宗一元真定玄碑。若有所得,將有一道機緣,贈予林雙雙道友。”
本章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