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的辦法,從底層而言,依舊是借用了“二影競合”之法。
想這赤界蒙昧之時,人道紀元尚處于萌芽階段,道術有成,至多也只能臻至元嬰境界;憑借此術,就能生造出近道境的人物,甚至有望上窺道境,距離最終功成只有半步之遙。
其妙設階梯、打破天塹,果然有獨到之處。如果將其全盤推倒,不采分毫,顯然也未必合理。
其不足者,不過是在于“競合之影”皆是前人,既數量有限,又不得自主。從而令赤界之上的道術,平白多出一種委曲求全、寄人籬下的意味,難振根本之茁壯。
荊柯想要做的,既要吸取“競合之影”獨立完善、構成內在收斂的特質,竟能在赤界之上自主修煉道術必不能成的環境下,通過依附追逐、消弭差別,引導而功成;又獨立自主,法依道術,而非依傍旁人。
其中訣竅,就在于令“競合”的對象發生變化。
不再是紫薇大世界的亡故道君,而是自造競合之影,此影不是旁人,而是觀想將來、至少臻至近道境的未來的“自己”。然后令此影與自己相合,漸次引導,最終真正臻至此境。
所謂半借其法,而獨立其人。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宏偉的構思。
而其中的疑難,至少有三項。
第一,是將未來的自己臻至近道乃至道境境界的“我”,在元嬰初期觀想出來的法門。
這一環其實相對容易解決。紫薇大世界中的精微幻法,觀想法,灌頂法等等,能夠實現“一夢百年”效果的法訣神通,數量著實不少。當年荒海的秦夢霖,也曾修習此術。只是此法在筑基、金丹境上感元嬰較為容易;在元嬰境界上感近道、道境,就十分艱難,迄今為止尚無如此等階之法門。
但是道術之理既然通暢,些許疑難就不是問題。至少可以借助于師尊之手。以大天尊如今法力,空蘊念劍之玄妙,生造出類似道術,并不困難。
甚至以荊柯對于此法難易層次的把握,怕是不需要師尊出手,以九宗之中辰陽劍山、縹緲宗、真曇宗等幾家的特點和底蘊,亦能模擬出類似法術來。
第二個疑難,是進入“心元識海”的時間提前了。不再是即將破境近道之時;而是成就元嬰之后,就要遁入此間。立下“我”之法印。這一步并非是感悟內景世界之玄妙,而是真真切切要要立下本人之根基。所以模擬再真實的“點靈禪”類法門都是無用,必須真正進入心元識海不可。
只是若無元嬰巔峰的修為,那勘破玄機之心境、紫電加身之負擔,都是極大的挑戰。有資格加以嘗試的,委實是寥寥無幾。所以必須尋得妥善之法門,令天下大多數元嬰境修士,都能遁入心元識海之內
單單是這一步,就是極大突破。也意味著類似于心禪庭“先覺山”一類的傳承,價值大大降低。
這一步,有了南宮伯玉、費難等五人的經驗在前,荊柯自己有幾分把握提前進入心元識海之中一看究竟。但是推演出一門所有元嬰俱能成功的法門,其實難度不小。
第三個疑難,也就是看上去最虛無縹緲的環節了如何將心中觀想的“競合之影”、本身未來法相,投入到紫薇大世界上去
須知亡靈顯化的原理,是紫薇大世界上亡故之人,于異界轉生的生死律動波及赤界,為赤界之上的獨特玄機所捕捉。如何借用、繞過、替代此法,做成類似之事,目前看來當得上玄妙莫測四個字。
但是這一步還極為遙遠,荊柯自然不會因此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