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五個招式名乃是后來一位大能改動,原初之名卻更加質樸直接,名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
這五式一分為二成十,再生九變,為真氣一至九重每一轉輪行氣完功的功法。不過除了五個“元始式”萬古不易外,行功過程中的九十個變式均隨著各位弟子的理解差異而產生細微變化,各不相同。這五式在靈形境界中雖無任何斗戰之能,卻是眾弟子圓滿調動自身潛力的基礎。
成不銘當初在真氣六重丙火輪的修行完功之后,就隱隱約約生出一種信心,自己之后的修行一定不會再遇阻礙,必將以“小自在境”完成真氣階段的修行。
他現在發出的這一擊,正是他真氣六重丙火輪收束完功的架子,滕炎焚枯陽分第六變,他自信這一架式是最能圓滿調動自身元力的一式。
成不銘氣勢十足的一擊落在魚尾上,卻只發出“波”的一聲悶響,仿佛一只鐵拳擊打在朽木上。
少數幾位旁觀過一次真傳銓選會的弟子面色不變,似乎早已了然,雙目只緊緊盯著銅魚魚口。只是如木愔璃和那谷師弟般的新晉弟子,臉上不免有驚訝之色。
電光火石的功夫,一枚乾明珠從陽魚口中吐出,緊接著是第二枚,第三枚….
眨眼之間,七枚乾明珠從陽魚口中吐出。
成不銘面色沉靜從容,一雙漆黑眸子如同蒼鷹追逐獵物一般,牢牢盯緊了惶火陽魚的魚口。
七枚乾明珠飛出后,那魚嘴現出一絲淡淡的金色虛影。此珠飛躍到了魚嘴邊,似乎力量已衰,但似乎還是掙扎出最后一絲潛力般跳了出來,只是高出魚口不足一寸距離。
八星連珠!
圍觀的真氣境弟子中傳來一聲低呼,各色目光凝聚在成不銘身上,但總以欽佩居多。太和天宮第二重、第三重中的旁觀之人,此時也是起了一陣波瀾,似乎對這成不銘的表現有所點評。
惶火陽魚八星連珠,已經算得上百年一出。
八枚乾明珠落在黑白環抱的“地面”上,消失不見。實則眾人也能夠猜測的到,當是自動回到了陽魚腹中。否則如此異寶,明珠出口之后尚需人力再度裝填,也過于兒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