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道人、禿頭道人的儲物戒內卻雜物甚多。如金劍、鐵鏟、飛刀、短笛之類二三流法寶足足有六七件之多。剩余法器一類亦足有二三十件。不過這些法器中,唯有一柄七寸短刺稍稍能入歸無咎之眼。其余不過是廢銅爛鐵而已。
法器法寶檢視完畢,所余之物,除了星月門法袍、弟子令牌之外,便只有這五六十枚玉簡了。
看來自己那份感覺,并不在法寶法器之中。
歸無咎將星月門法袍靈符隨便收起一副,神情凝重起來。如果是應在神通一類,莫非是那等收貨?盤膝坐下,將玉簡一枚一枚拾起,檢索其中內容。
按理說,下界功法。豈能入得了九大上宗真傳弟子之眼。
可是歸無咎現在這副狀態,分明是在尋找極為重要的東西。
《五行命引書》…《指真問玄篇》…《乙木青藤訣》…一盞茶的功夫之后,一枚枚玉簡扔在一邊。未曾看過的,只剩下最后一枚玉簡。歸無咎深吸一口氣,暗暗告誡自己。即便無所得,亦當平心視之。
將這枚玉簡放在額頭一靠,靈識一閃間,將其中內容攝入心神。
三息之后。歸無咎睜開雙目,長身而起,大笑三聲。
由下而上,此路通矣!
長嘯過后。
歸無咎自嘲一笑:元嬰之路還成敗未定,自己卻在為成就天尊之道歡欣鼓舞,真是樂觀過了頭。
說來話長。
三十六萬年前的古修傳承固然無有任何一門流傳至今。但九大上宗之人均知,當今世代,道法昌盛超邁古今。
這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從種種蛛絲馬跡中可以得知,三十六萬年前的修士,并未能臻至“道術相須”的合一境界,遠不能和堪稱至淳的九大上法相比。此輩至多修煉到破界飛升的前一步。最終能夠突破關隘的,必然只是極少數。
可是如今修習上法臻于真君境界,按理說道法已經完滿無缺。那最后一步“斬天人二分”成就天尊,似應無任何阻礙,不該依舊如此之難。
但越衡宗三十六萬載所出不到四十位真君,最終成就天尊的不過五人。
若說越衡宗《通靈顯化真形圖》距離完道尚有距離,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無上法”。那么已然完道的辰陽劍山《劍心輪臺》、原陸宗《一元真定玄碑》,和距離完道一步之遙的藏象宗《二相生化玄機秘指》,也并未能夠勝出一籌。
辰陽劍山歷代真君一百余位。而天尊大能僅一十三人;以比例而論還不及越衡宗。原陸宗、藏象宗亦差相仿佛。
真君大能,壽四萬載。
歷來成就真君,年齡小的不過八百歲,年齡大者也不超過一千五百歲。至此一步登天,得享四萬載壽元。
至此之后,十有八九的真君大能,總是被困在距離“達道”一步之遙的“近道”之境。
即便那少數成就天尊之位的,也無不是歷經千辛萬苦。整個九大上宗三十六萬年歷史,除了一位特殊的存在,其余成就天尊最快也要兩萬載以上。
千載成就近道大能,隨后卡在最后一步兩萬載,甚至多半永遠不能成就。這份對比何其強烈。
最近數萬年,幾位天尊大能在破界飛升之前,依據九宗上法三十余萬年來的完道演化,得出一個答案。成就天尊大能如此之難,正是因為九大上宗功法過于高明、直指大道的緣故。
正是因為功法過于高明,幾乎上合天道。九宗真傳所修煉的功法愈加純粹,就天然的合乎“天人合一”的境界。
功法不純,距離上合天心便有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