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十余日,歸無咎以溫承忠故友的身份,在千回峰后山結廬而居。黃氏族人亦曾前來拜望過幾次。歸無咎留下兩件粗陋法器以為謝儀,應答兩句,便遣散了。
一來二去,黃氏亦知曉這位金丹前輩生性孤僻,也就很識趣的不再叨擾。
在這短短的十余日時間內,雖無五行雜玉加持,歸無咎的修行進益不但沒有耽擱,反而又取得長足進步。
魔丹之成,對于歸無咎的助益極大。
單單就丹力之厚而言,《無遮無量普門大祀儀》堪稱無上甚深法門,絕不在完道已成的辰陽劍山“劍心輪臺”和原陸宗“一元真定玄碑”之下,比之越衡宗《通靈顯化真形圖》還要略勝一籌。
從這個意義上說,歸無咎可謂一步登天,丹力之強已臻金丹境極限,比之于辰陽劍山和原陸宗頂尖的金丹四重境真傳毫不遜色。
歸無咎所欠缺的,是驀然回首,品味圓成自足、入微無間、真我不二、懷抱歸一四境的變化流連。當中萬千精妙、冷暖甘苦之處,終究不如一步步苦修而來者洞幽識顯、熟極而流。
但是眼下歸無咎所謂的進境,以及三次結丹之前、道行戰力提升的方向,并不在于丹力,而落墨于另外二處。
魔門丹道的修行之路,相當于在歸無咎真正結丹之后,已經多出一段完整的金丹境修行經歷。這和轉世重生、未卜先知也差不了多少了,何啻于一條圓融無暇的光明大道。這等經驗除非天尊轉世臨凡,除了那位辰陽劍山軒轅懷和自己,并無第三人可以做到。
其余九宗真傳要走這道魔雙修之路,是完全不通的。須知即便是九大上宗,對于魔宗第一流法門或可窺得只言片字;但若說竊取其至高四大功法,無異于癡人說夢。若是一人輕率修習粗淺魔功,品質相差過大,不但不能收取借鑒之效,反而平白無故多出一道累贅。
這一道鏡珠得天獨厚之厚賜,并非旁人所能企及。
至于另外一道妙處。
道魔之間,相反相合。真正成丹,和借假修真之虛丹到底是不同的。即便不暴露魔功手段對敵,魔丹一成,歸無咎運使虛丹丹力的精微變化又平白多出二成威力。
歸無咎在十余日間辛苦錘煉的,正是把真正成就金丹后的新體驗,融化到虛丹丹力、劍術神通的運使上。
這一日歸無咎正默運吐息,氣走周天。卻聽聞百十里外,青天之上,隱隱有氣機流動、雨露飄零之聲。歸無咎微微一思,恍然明悟,當是所候之人大駕光臨。
剛剛收功起身,門戶之外溫承忠朗朗之聲傳來:“成道兄在否?蓮臺宗迎候之人至了。”
歸無咎道:“好說。請溫道友稍后,成某隨后便到。”
片刻之后,歸無咎將煉氣賦形之法門反復錘煉,巧作矯飾,自問沒有絲毫破綻。這才出了門戶,和溫承忠一道,駕遁光往空中疾馳。
距離千回峰三十里外,遙遙可見兩道人影足踏青云,屹立等候。
左邊那人面貌清峻,一襲極合體的白衫,一左一右腰懸兩枚玉玨,風采宛然。美中不足的是他身量比之旁邊那人足足一個頭,以致風流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