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身高七尺有余,絕不算矮小;只是右邊那人身量更高的緣故,以致于高下相形。那一位斗笠蓑衣,腰挽柴刀,身材比旁人尤為魁梧,正是歸無咎的老相識,蓮臺宗第七行走,豹頭銀節華天圖。
二人一見到歸無咎、溫承忠二人出了千回峰遁到近前,同時往前一步相迎。
溫承忠連忙道:“這一位是溫某相識于野的故交,西北散修成不銘。成道友修為精深,遠在溫某之上。”
隨后又轉頭為歸無咎介紹蓮臺宗二人的來歷。
華天圖自不待多言。另一位面貌俊雅、氣度閑適的修士名為谷今庭,蓮臺宗二十四位行走中排行第十八位,和華天圖結成搭檔已經十余年之久。
當下四人一番客套,論交已畢。
華天圖打量了歸無咎一眼,只覺此人氣機不算太過強橫,但沉寂中似乎尚有暗流潛動。難掩驚訝之意道:“成道友似乎道途未絕?”
歸無咎坦然道:“慚愧。破境金丹三四十載,尚未嘗試突破知止一關。”
金丹一重境中“知止”一關,破之則二重境、三重境,乃至元嬰有望;阻之則此生道途斷絕。
絕大多數金丹修士,依據自身成丹之品,成丹之性,一旦結丹,能否渡過這一關多半是心中有數的。
不能破境者,自然早已絕了他念,依照門戶高低行當行之職司;有望破境的卻多半棲身于宗門洞府,小心翼翼閉關修持。此輩通常二三十年內便會作出決斷,破關不久便會直升金丹二重鏡。
所以在外拋頭露面的金丹一重境修士,絕大多數都是道途斷絕之輩。如歸無咎這般有望破境卻游歷在外的,可謂極其罕見。
至少歸無咎散修的身份,再無可疑。
歸無咎心中暗笑,這正是他臨行之際調和氣機的手段,正要做成這副相貌,既坐實自己身份,又加強自身分量。
溫承忠心中卻掀起波瀾。前日歸無咎向他問及,是否對蓮臺宗人言及他那“故友”修為高低,他當時還不明就里。
現在看來,歸無咎此時的氣機形容和十日之前分明不同,細辨之遠不如十日前之源深幽奧、玄微難測。他大致可以猜出,現在這副形貌是歸無咎故意塑成。
溫承忠愈發堅信,這份足以戲耍金丹修士的氣機變化,非元嬰真人不能為之。
不過他也是有城府的人,面上卻和沒事人一般,仿佛早已知曉此事。
只這一手,場面上氣氛登時生出變化。原本華天圖二人是三等宗門出身,歸無咎、溫承忠名義上只是散修;可是現在歸無咎若能僥幸破境,可就搖身一變,成為有望成就元嬰之人。彼此之間,高下立時顛倒。
谷今庭深吸一口氣,面容肅然道:“對于前往荒海煉化五行雜玉之事。想必溫道友已經和成道友言明了。成道友果然愿意履足荒海,煉化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