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空蘊念劍”殺人于無形的至高裁決令人望而生畏,又不知其奧妙由來;那么眼下龍道人便是一個化空無為具象的范例,經此一役,歸無咎對于“空蘊念劍”的領悟陡然深了一層。
又斗了小半盞茶的時間,歸無咎察覺出龍道人來來回回便是這四十九路劍術,當機立斷,不再留手。
歸無咎一劍之中,暗藏的魔丹丹力陡然增加了二成。但是以他丹力運使之精微,無論是交手的龍道人,還是旁觀的樸衣老者等四人,都絲毫覺察不出。
兩件縱橫交錯,遮攔抵擋,在龍道人面前數丈處砰然交接。
但是這一回,龍道人竟身軀一顫,體內丹力突然便紊亂了一瞬。雖然其狀不顯,但之前勢均力敵的局面分明被打破。
歸無咎怎會錯過機會,一彈指,御使“小苒依依”本體,直刺而去。
若在六載之前,歸無咎雖能速勝龍道人之流,但非得使用暴起突襲的手段不可。但經歷六載潛修,又有魔道真丹以為借鑒,歸無咎的神通駕馭之法,已經達到了鈍在利先、潤物無聲的地步。
龍道人面對寶劍,正要閃身躲避,卻瞬間驚覺在劍氣臨身之前,自己身體已經被一道道厚濁泥沙包裹,絲毫動彈不得。
青虹一舞,龍道人身軀斷成兩截,掉落夕山島上。
樸衣老者四人同時皺起眉頭。在他們看來,龍道人接了歸無咎一擊,似乎對方丹力強橫大出預料,然后就在原地如癡如傻,眼睜睜地被歸無咎一劍斬殺。
黃面楚姓修士眉頭一皺,拂袖道:“我去拿他。”
樸衣老者連忙伸手止住,搖頭道:“掌門真人吩咐,若是一舉成擒就不必橫生枝節。若是此僚有一戰之力,那便充分引出其手段,勿要懼怕折損。畢竟,出陣之人和尋常的金丹三四重境者不可同日而語。三位師弟安心窺看此人手段便是,有甚心得,不可藏私。”
聽此一席話,黃面修士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然后“唔”了一聲。
樸衣老者見諸人均無異議,高聲道:“楊師弟,簡師弟二位請出陣。”
話音未落,又有兩只蟹爪打開門戶,分別出來二人。這二人一般的方巾木履,手持長劍——說是劍,比之“小苒依依”幾乎高了一半以上,拄劍立地,幾乎能及到雙肩處。
這兩人也不多話,一左一右朝著歸無咎夾攻過來。
歸無咎本擬又遇到二位劍修,正自見獵心喜。豈料這二人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所持法寶雖形似長劍,但其中一人乃是金鞭、金锏法寶的路數,另一人更是駕馭神通的法儀之器,與劍術相形見遠。
歸無咎無心與之多做糾纏。假意磨磨蹭蹭斗了一刻鐘上下,驀然空中又多出三個“歸無咎”虛影,分立左右!
虛身之法留了首尾不能再使,但和化身之術卻全無關聯。乘著二人惶惑猶豫的一瞬間,歸無咎以真假之變相繼將二人斬傷,又過了數合,一劍梟首取了性命。
歸無咎殺敵的整個過程,從始至終看起來極為“合理”,沒有超過他一開始所展現的能力界限。
這二人折了之后,樸衣老者毫無挫敗之色,又遣四人下舟交戰。
此時歸無咎也已經看出規律,這依次交手的七人雖然都是金丹三四重境者,但卻更像是“死士”一流,不是星月門罪修,便是過了“知止”一關后運氣極差、恰好未能進階元嬰的那一小部分人。
從七人詭異的活中藏寂的氣機來看,似乎是后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半真半假的和四人一番交手,歸無咎暗藏的謀算終于準備完畢。突然間,萬千劍光一閃而逝,將四人逼退數十丈遠;然后歸無咎瞬間被一道金色牢籠緊緊包裹,這金色牢籠前行的方向,似乎被貼滿了千百張各色符箓,瞬間便擺脫敵手,朝著那道如霧如云、困住夕山島的陣法沖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