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式對一式,形勢必然困窘尚且不談,單單是丹力消耗就要平白增加一倍,勝負不問可知。
這顯化琴弦的神通竟是得勢不饒人,進襲愈發兇猛。歸無咎行動稍慢,便要落于圍困糾纏之中,再也擺脫不得。
歸無咎毫不遲疑,目露精光,反手又是一劍。
這一劍,與前二劍判若云泥。
只一劍。
這一劍出手,人人皆能感受到四周似有微妙變化,但雙目之間,卻只看到一方如輪光華一閃而逝,隨后了然無蹤。
就連這道圓輪大小高低、也無法準確復現。
剎那之后,就在符凝錦心神稍一遲疑之際,兩道琴弦,當中斷成兩截。
神通:“第三劍,虛劍!”
第一劍“拙劍”,第二劍“巧劍”,雖然道法相悖,但均屬于依托丹氣的實體,歸為有形實劍;而這第三劍,卻是針對于精神感官,神意牽引,以幻制真,號為“虛劍”。
這一劍的根基,原是依托于一千五百法中諸般惑亂精神、欺瞞五感六識的法訣,尤其以“元光顯化術”為重中之重,堪稱冠上明珠的諸法核心。
須知此術本就是歸無咎偽丹境時斗戰法門的靈魂,虛虛實實之中生出無窮戰術演變,堪稱歸無咎的得意手筆。歸無咎對于這一類法門的領悟之深切,遠非余法可比!
因此這第三劍“虛劍”的精微深湛,遠遠超過“拙劍巧劍”二式,不但不弱于別宗真傳參悟自家神通,相反由于有了真切的金丹境交手經驗,實際上還要大為領先。
可是一劍建功,歸無咎不但未曾放松,反而皺起眉頭。
原來,在歸無咎看來,這道、術二端皆勝人一籌的第三劍,由于和自身真實戰法相關,原本并未打算使用。
一旦用之,便當收所向披靡之效。
然而剛才一劍既出,他心頭雪亮:這一劍只是險之又險的將將割斷琴弦,幾乎半分余力也無。
除卻道法根基、神通領悟二端,就連手中巨劍“山河萬里”,品質幾達第六品極限境界,更平添了劍術神通幾分威力。除非元嬰二重境以上者本命法寶達成六煉庶可勝過,金丹境中絕無更勝一籌的寶物。
三重底蘊無有死角,居然只能打個平手!
歸無咎可不相信符凝錦原本深藏不露,其實是一位堪比軒轅懷的天地異人。這等人物,怎么可能如大白菜一般,連續出現?
其中,必定深藏了自己難以索解的原因。
那一頭,符凝錦見歸無咎第三劍威力大增,臉色只稍顯驚訝,便迅速歸于從容,手頭控弦更急,但見他握柄一搖,琴首深紅馬頭忽然一變,化作一只慘白色滲人人形骷髏。兩道琴弦也瞬間粗了一倍,從骷髏口中吐出!
ps:穩定更新時間改成下午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