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九疇先前和歸無咎雖已有一戰,但那一戰是歸無咎剛剛和明選烈比拼之后,于評估高下而言,顯然做不得數。
眼下再度挑戰,經過仔細考慮,相比于林雙雙,尹九疇卻更囑意于選擇杜念莎為對手。
雖未臻最后一步,但尹九疇大約也能知曉,功行徹底圓滿之后,精微變化處自成體系,疏而不漏,若對方不肯泄露底細,衡量雙方差距恐怕如緣木求魚。而杜念莎距離林雙雙只差一線,作為跳板和媒介,估算其實力卻要清晰得多。
對于自己最后一次大煉精魄能夠有多大進益,尹九疇心中有數。因此厘清自己和杜念莎的差距,幾乎就可以算清楚功行再進之后,能否越過這一道門檻,臻至大圓滿之境。
二人并未多話,立刻交上了手。
這二人交手,竟是節奏極為迂緩,用時之長遠超之前十場爭斗。
“擒龍伏虎拳”雖號稱將一切變化容納于“力”、“速”二端,但先前之戰局無一例外地都是將重心放在力量的對抗上,罕現以快制敵的法門。
直到杜念莎此時出手,風貌為之一變。只見一只黑色巨手進趨若神,閃轉騰挪,其中靈動變化幾乎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掌勢籠罩,幾乎覆蓋八方。
另外一只锃亮的黃銅巨手,唯有暫取守時,縮小防御的范圍,嚴密守住門戶,方能用較小的動作幅度以慢打快
轉眼間半個時辰過去。
在“擒龍伏虎拳”如同旋渦般攪動之力下,能夠斗上如此長的時間,不但在本次小會,就算上溯千載,也極不常見。
杜念莎顯化之巨手其色純黑,看起來似乎是藏象宗神通距離完道甚近、幾乎突破藩籬的征兆。
其實不然。
歷久之前,藏象宗神通演化“擒龍伏虎拳”,乃是五色兼備,光彩迷離。一二十萬載一來,其顏色逐步減少,直至今日僅余如墨一色。一旦真正完道之后,所呈現的景象當是介于有色無色之間,空明剔透。
現在之所以盡呈墨色,正是由于七經中最后一門《北冥造育經》尚有缺憾,未能脫略形跡。
北方,玄水之象,色黑。
杜念莎、尹九疇二人相斗既久,局中形勢也越發明朗。只見杜念莎黑色巨手愈收愈緊,攻勢之迅烈直如見縫插針,無所不在。設使一人置身于萬丈懸瀑之下,受那從天傾倒的大水沖刷,方能感受到這股無可與抗的壓迫感。
又過了一刻鐘,盡管尹九疇的防守之勢也逐漸收窄,但“擒龍伏虎拳”必能分出勝負的“勢”之絞殺終于顯露崢嶸。
為這道沉潭泥濘般的束縛之意所阻,尹九疇的動作終于慢了一籌。就在他感到局勢不妙,意圖轉守為攻、直線推進的一瞬間,那黑色大手掌勢一變,竟從縫隙之中鉆入,擊在尹九疇肋上。
所幸杜念莎神通演化既以迅捷見長,力量便不甚大。尹九疇身軀一歪,如風箏般斜斜滑出十余步,便已站定。
不過,終局勝負已明。
杜念莎并無閑情與尹九疇再做招呼,喜滋滋的一溜煙來到歸無咎面前。雖一語不發,但明亮雙眸之中顯然暗含炫耀之意。
歸無咎微微一笑,這個結果在自己預料之中,也懶得開口。
見歸無咎處之泰然,杜念莎連忙于面前坐下,小聲嘀咕道:“單單是擊敗了尹九疇,又算得了什么?師兄卻不知,經由門中前輩指點,我神通法門之中暗藏了《天算書》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