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似有所悟。
杜明倫淡然道:“辰陽劍山斗戰法門著實驚人,若放開限制,只怕九宗真君之數,他一家就要占得接近半數。原陸宗雖同樣臻至完道之境,也斷然非其可比。”
“本來勝者為王,也不無道理。只是若是別家還好,唯有辰陽劍山一宗,奉行唯我獨尊之心術,若一旦勢壓八宗,除其友盟外,別家傳承必定勢微,甚或滅絕。我藏象宗距完道僅余一步,又豈能功虧一簣?這一場爭斗,不可避免。”
歸無咎心中一凜,據杜真君所言,這確實是事關藏象宗存亡衰微的大事。既然如此,自己作為唯一有望戰勝軒轅懷的人,分量應該極重才是。他倒要看看,藏象宗何以為了宗門內利益分配,竟會舍棄自己?
杜明倫道:“諸派早已算定,最后一次法會,因受紫微大世界地力波動的影響,‘玄渾琉璃天’竟能一口氣入得九人。”
“這最后一次法會,因此號為‘九子得道’。”
“這一次法會,因“玄渾琉璃天”處于一種極為奇異的狀態,入內修道者可以將一份“太質之氣”暫時攫取,互相融合。時辰一到,若哪一家掌握了過半數的‘太質之氣’,就會將其余另外小半部分‘太質之氣’吸納過來并短暫掌握,執掌之人便可趁機立下新的‘天綱法契’。約成之后,再恢復‘玄渾琉璃天’本來面目。”
歸無咎心知就要說到關鍵處,舉起酒杯,側耳傾聽。
杜明倫道:“四百年后,九子成道,自有先后之分。排名第一的最先進入,以此類推。按照天算書推演的結果,頭一個入內者,足能攫取‘玄渾琉璃天’中四成的‘太質之氣’;第二位又能抓取所剩之中的四成;第三位能夠得到第二位的一半;四、五名又只能得到第三位得一半;最后四人,只能抓取第四名的一半。”
“拔得頭籌者,獨占四成。這也是越衡、藏象兩宗先前對你期望甚重的原因。自從出得那一位天資卓異之人后,‘靜門’便屢有不同聲音。但迫于宗門大局,都被老朽壓服下來。”
“只是,最近發生兩件要事,以至于風云突變。”
“一是我藏象、越衡二宗另一友盟縹緲宗,又出了一位曠世之才,不在越衡木愔璃、原陸林雙雙之下。”
“二是原陸宗見其盟友幽寰、盈法二宗,并無最杰出的人才,于是決定向我方靠攏。”
“有了這兩道倚仗,‘靜門’中的聲音突然不可抑制。”
這一段于歸無咎自身極為關鍵,他聽得認真,此刻心中一番計算,立時就看出其中的要害處。
林雙雙、木愔璃、藏象宗“靜門”那人,縹緲宗那一位,都是圓滿之才,足可占據二到四名四十八分的份額。再加上無限接近圓滿之境的杜念莎、寧素塵,藏象宗及其友盟一方,即便將排名第一的四成‘太質之氣’讓給軒轅懷,所能奪取“太質之氣”也已過半……
Ps:本章是本書的主要設定之一。即便都是想好了的,但太龐雜,還是寫的很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