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輩修為比之天玄上真還要遜色一籌,為何魔道能夠無孔不入、流布天下呢?
其原因便是魔道以“信、祀、布、奪”為入道之門,魔道門徒,對于其推廣傳布,可謂不遺余力。
清教這位人劫道尊恰好精通神魂之道,又精研魔宗秘奧。于是從中精研出一件異寶,名為“神意天池”。
若是元嬰、化神、步虛、離合四境修士破境失敗,可用神意天池之水澆灌元嬰,使其滋養穩固,脫離肉身獨自長存,延壽三萬載。
在兩位人劫道尊的旨意下,圣教之中天玄上真,壽數已盡、破境人劫道尊失利后,以此法延壽,陸續重塑神魂之軀。自此之后,離開圣教山門,投入一新成立的“神庭”之中任職。
其中修為最高的數位,乃是直接聽命于兩位人劫道尊的旨意,一位號稱“帝君”,其余幾位亦各有輔弼專名,統轄諸神官神將。
神庭之所在,乃是在漂浮在天上數十萬里的一處隱秘小界中。
其余天玄上真神道之身,俱號稱“大帝”,于本土文明之中劃定界域,每一位大帝統轄一處界域,陸續開辟二十八處,號稱二十八界天。
另外,圣教嫡傳,若是修到離合境,突破天玄境失敗,上可以于天庭之中任職神官神將,下可以投身某一界天內、大帝治下,開辟王朝,號稱“神君”。
天庭,界天,王朝,乃是神道的三層骨干架構,乃是圣教嫡系的二祖庭十四道宗的弟子破境失敗后,修神充任。
而神道的擴張性,借鑒于魔道法門的精華,乃是在于其基層勢力。
諸玄宗、下宗,乃至旁門隱宗弟子,自元嬰境界開始,若到了壽盡之時,突破無望,便可尋到一處“王朝”,洗禮摩頂,拜入神道。王朝自有法器,引下一滴神意天池水,得享延壽千年。
王朝神君,便于本王朝中未經開辟的荒地,撥出一塊作為封地,號稱“心田”。
若是步虛修士轉修神道,此“心田”之名即為郡,郡主號為神侯;
化神修士轉修神道,此“心田”之名即為縣,縣主號為神伯;
若是元嬰修士,“心田”無有制名,其本人號位神師。
每隔千年,各王朝考較各郡、縣、心田之所出,若凡俗人口、修道之士、天才道種之增減,業績分為三等。
上等者,再享洗禮,延壽千載不說,更能有神道秘法賜下,精進修為。甚至跨階從“神師”進階為“神伯”,“神伯”進階為“神侯”,也不是不可能。
中等者,得享洗禮,延壽千載,并無其他賞賜。
下等者,斷絕神水下賜,千年之期一至,不數日其人便死。
有此制度,神道擴張之勇猛,也就可想而知了。
目前歸無咎所處地域,大昌王朝乾符郡,正是天祐神候韓景林的“心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