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三刻,歸無咎暗暗點頭。自己,已經做好了變成沖擊者的準備了!
看到戲水極為歡愉的黃希音,歸無咎心中一暖。輕輕一拂袖,排成一橫列,出現在面前的共是五件物品。
元教《相承次第總扼》、《小九霄經》兩部經典;清教《倉元四記》、《太素寶箓》;以及歸無咎得之于辰陽劍山、號稱演盡八脈劍道的《觀法圖》。
這五部經書,其中有資于自家道途的,歸無咎早已通過全珠所化《念劍演化圖》將其吸納殆盡,催動了《空蘊念劍》的成長。
最初成丹的一瞬間,《念劍演化圖》吸納《觀法圖》精義之后,那《觀法圖》給與歸無咎的觀感,就像是變得坑坑洼洼的道路,挖出了一些坑洞,又留下了一些平整之地,顯得很不協調。
若僅僅是對于《空蘊念劍》的成長演化,這五部經書,確然精華已盡。
歸無咎心中確信,就算紫微大世界中的天尊大能、人劫道尊聯手,也不可能在借法推演一道上勝過《念劍演化圖》一絲一毫。
歸無咎的道途,的確也不再需要修習其中的神通妙術。
所謂“人力有時而窮”。歸無咎縱然天縱之資,此時已有三門道法傍身。依托越衡宗《通靈顯化真形圖》成就三千妙法、十八神通為其一,依托《念劍演化圖》成就空蘊念劍為其二。依托魔宗四大根本經典之二,兼修魔道神通為其三。
絕不可能在三法之外,再橫生枝節。
如“履塵劍”一般,乃是下界百年旅途的一道“了結”與回眸,可一而不可二。
但是這并不是說,五部法門的其余部分就完全無用了。雖然不需親自修煉,歸無咎依舊要透徹領悟其道法精義。
不止是這五道法門,以后若果真得以遍觀數百家隱宗法門,以及妖魔、武道、巫道、陰陽道諸法門,除卻直接以《念劍演化圖》攫取其中有資《空蘊念劍》的精義外,其余部分,歸無咎依舊要一一觀覽無二。
這些是為黃希音準備的。
直到此刻,歸無咎才真正領悟了“借道對證法”的真意。
神通法訣趨于至極,固然是各有千秋,呈其精彩,未必能強求一致;但是層次若是接近,那么縱然不能融會貫通,照樣不妨礙于推甲得乙,指東打西,同樣暗合“不啟不發”的道理。
歸無咎所得到的全部上乘法訣道術,相當于他自己現在其中劃了一個“圓”,圓以內的一切,被《念劍演化圖》所攫取;而圓以外的所有,卻將全部灌輸到黃希音身上。
然后自己再通過觀察黃希音成長的每一步,對證之,反證之,從而加深自己對《空蘊念劍》的推演和領悟。
此刻黃希音正把小腦袋埋在水中吹泡泡,似乎這游戲極為有趣。
歸無咎觀之良久,心中暗道,縱然這小家伙資質超絕,但在并無其他秘法相助的情況下,想要將如此多的法門盡數消化,依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負擔,可不輕呀!
Ps:有通過限免留下來的朋友,訂閱一下,投個推薦票。說實話,本書的追書讀者支持力度還是非常大的,也讓作者很感動。推薦位什么的也不是讀者能夠幫上忙的,只能聽天由命。不過,力所能及,要是能加進自己書單,哪怕只有三五個人收藏,我也十分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