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山宗懸空壁崖,最高層。
東西橫貫,寬逾十余里,深三千丈有余。典籍所載,挖掘這一道名為“孤津堂”的重地,耗費數名元嬰真人持續修葺二十余代,萬三四千載,方才完工。
此處從來只是隗山宗每隔十二年的“大祭”時方才開啟,容門下弟子祭祀先祖,禱告神靈。
但是現在,此堂正中處,卻被華錦帷幕隔出一個百丈方圓的廳室。室內正北高座中,歸無咎巍然而座。
下方三個位置,乃是隗山宗三位元嬰真人。
那和歸無咎交手卻遭陰陽道功法反噬的,乃是隗山宗現任掌門南門敬,此老眼下正居下首之位。雖然受創,但是經歷一個時辰療養,氣息神色,已然恢復到七八分了。
另外兩人,緊鄰南門敬的這位,乃是方才負責和歸無咎交涉的另一位元嬰后期境界長老東門宏。位居末席的,是三位元嬰中期修士中功行最為深厚的一位,名為北門亭。
這三人,乃是隗山宗修為資歷最高的三人。東門宏、北門亭二人,忝任隗山宗左右護法長老。
歸無咎面前,棗色孤木垂立,非桌非榻,而是一只半人多高的三腳架。木架最上方,托住一只二尺多寬的玉盤。上盛茶水瓜果,絲絲熱氣筆直而上,凝成一道細煙。
而中間三道凸出的銅腳,各自懸掛著一只彩繪銀碗,中盛淺色瓊漿三種,呈現淺紅、淺綠、淺灰三色。另有一只光亮銅勺,扣在架上。
這是黃陽界中宴飲獨有之器具,與九宗、土著均自不同。
不過歸無咎之稍微飲了幾口茶,其余食物并未粘口。在他面前,一張三丈方圓的地圖鋪在地上,正是黃陽界的方圓正位圖;另有數枚玉簡,握在歸無咎手中。
南門敬、東門宏、北門亭三人,皆靜靜等候,不敢有絲毫不耐。
雙方的訴求,各自心里門清。
對于歸無咎而言,了解了黃陽界之中的情形之后,要做的總共是四件事:
其一,了解陰陽道功法的精要秘訣,傳承優劣,此事不可輕忽。
其二,將近千來碧羅天廣淵天二處之照影圖形,以及先古文字記載,盡數了然于胸;那九重樓也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若能知己知彼,則有備無患。
其三,黃陽界自第三、第五道尊飛升之日便與紫微大世界隔絕,內中之氣息升降一如太古,須得查明此間是否有大世界中早已滅絕的珍稀物類。
至于最后一條么,自然是整合黃陽界中的幾家勢力,以為己用。
而對于隗山宗來說,其等卻是一門心思投奔歸無咎門下,博一個遠大前程。
隗山宗一方的訴求,和歸無咎的最后一項目目標完全相同,可謂一拍即合,絲毫不勞費心。
頓飯功夫,歸無咎已經將隗山宗陰陽道功法、黃陽界奇珍特產兩件事搞清楚七七八八。
黃陽界大小,約莫和荒海在伯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