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山宗,慕名宗,金頂宗,青嶸宗,洹沮門五家五分其地,構成了黃陽界的主要勢力。
其中隗山、慕名、金頂、青嶸四家聯合整體,大約占據了黃陽界三分之二的勢力范圍,和獨占三分之一強的洹沮門對峙已久。
不過洹沮門一家竟有不下于二十位元嬰修士。實力比之四家聯合,也差不了多少。
數十萬年來,黃陽界之所以維持了如此穩定的結構,是因為五家護道大陣,各自瓜分了黃陽界的地基陣力,其堅牢程度早已超過了元嬰修士能力所及的上限。
而黃陽界中物產,能夠供給煉藥修行所用的,早已被移植于各派后山藥園之中。
歸無咎粗粗觀覽這玉簡所載,著實有一些不在《獻典》和《周天正藏錄》之中的奇珍,累計共是二十七種。另有十四種,卻是典籍中僅存其名,但是已經標注滅絕的異種。歸無咎和南門敬等人議定,商討完畢之后自取詳察。
至于陰陽道功法的體統,在隗山宗典籍玉簡之中也有詳細的介紹。
陰陽道雖然獨立于仙道之上,但是其中筑基、結丹、元嬰三境界的修行,卻是和仙門修行完全相同的。
而練氣一境,在陰陽道傳承中別有秘術。
門中元嬰境界以上的修士,可以通過類似灌頂的秘術,幫助剛入道的弟子以較快的速度完成真氣境的修行。
更奇妙的是,經歷過這一“灌頂”之后,度過真氣境的修行速度,被精準的限制在十二個月到八十八年之間。
而時間長短和修道之人資質,呈現精確的正相關。
因而此界中人,衡量修道人資質高低,倒是極為容易直觀,絕無看走眼一說。
譬如南門芊,這丫頭渡過真氣境用時六年半,已經算是資質極為出色的層次。
歸無咎看到這道消息,心中也是暗暗稱奇。就連越衡宗,《九元書》也需要三年半的時間。而陰陽道,資質最絕頂之人竟然只需要十二個月便可破境,真是奇哉怪也。
經歷了筑基、還丹、元嬰三境,修煉到元嬰后期境界之后,陰陽道功法便與仙道功法分道揚鑣。
到了這一步,陰陽道法門已經不局限于“道法”和“神通”的范疇之內,而是暗合天人宇宙中正、反、合的三相之理。成就如何,全在于修道者資質悟性,于外物勾連極少。
根據隗山宗典籍所言,自元嬰后期再邁出一步,十余萬里的“真我之域”中,言出法隨,大勢在我,可謂無往不利。只是隗山宗修士將其當做上古傳說,除非神授機緣,否則并不信有一人能夠煉成。
這也是另外一值得歸無咎注意的要點。
且不論“真我之域”是何名目,單單典籍上所記載的此境神通范圍,若沒有虛詞夸飾的話,分明已經是九大上宗之中真君大能的手段。
換言之,陰陽道功法與九宗序列相似,在元嬰境界之后不必經過三個小境界過渡,而是一步登天,成就接近道法真諦的極高境界。
只是,陰陽道法門修煉到極高深地步,若是不能參破玄關,本身的存在就會越來越淡薄,直至被道法至理所同化,所謂“以身試法、殉化其身”。
一入此境,連再入輪回的機會也會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