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的隱匿之身,在空中輕輕飄蕩。舉目四顧,四處都是小則數百丈、大則千余丈的漆黑巨石碎山,浮在空中。
低頭下視,卻是一副深不見底的奇景,唯有一陣陣若有若無的黑氣騰涌而上,折沖東西。
覷準了一塊稍小一些的石山,歸無咎雙足一落。只是落足的一瞬間,身形幾乎一個趔趄,險些就要跌倒。
以歸無咎的定力,無論面臨何等變故,都能冷靜處之。之所以差點失去平衡,那是因為此處的氣機性質,和黃陽界實在是兩個極端!
縱然是歸無咎,一時間也不能徹底調整過來。
黃陽界中之氣象,即便歸無咎眼下只是金丹境修為,同樣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此間修士,修行之道必將止步于元嬰境界。這份規模狹隘、元氣窒澀所產生的制約,清晰無誤的展現出來。
而眼前這一片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不見天光、景物幽閉的秘地,氣機之澎湃活躍,堪稱百年未見,幾乎讓歸無咎回到了真傳大比后、進入九轉靈光殿秘境時的狀態。
雖然以氣質而論,此處元氣高邁粗獷,似乎并非今日紫微大世界中之氣象。但是歸無咎敢斷定,這等第一流的界天,必然有修為極高的大能占據,以作為洞天福地。
想到此處,歸無咎心弦一緊。
暗暗感受“拾遺書簡”的靈機感應,果然此物牢靠的很,并未失效。、
歸無咎由是心中稍定。
但是這份感應,卻和拾遺書簡前幾次心神驗證稍有不同。
歸無咎莫名生出一個念頭:此地距離黃陽界,實則遠遠超過十余萬里的界限。但是因為某種意外的原因,拾遺書簡的瞬移功效卻并未喪失。
歸無咎以這一塊浮石為根基,尋到方圓十余里內最大的一座小島,悄摸摸的靠近。
就這樣依樣葫蘆,依靠一個個跳板深入其中。歸無咎認定,此間若是有什么山門道場之流存在,必定是依托于較大的飛島之上。因而愈是接觸較大的島嶼,就愈加小心。
這處不知是小界還是洞穴的深詭秘地,空中浮石飛嶼也是有規律的。
自東向西,這飄浮的飛石總體上看體積是逐漸增大的。縱然有一二例外,但是大致的趨勢卻是確鑿無疑。
此時已經是兩刻鐘過去。歸無咎漸漸熟悉此地之氣息后,產生一個念頭:似乎這里的氣象,較紫薇大世界本土為古,但是和黃陽界相比又似乎更新。
若說黃陽界中氣息與先古相同,而紫微大世界中的氣息為“現世”氣象;此處元氣精粗,似介于兩者之間,正處于一次紀元輪轉的前后交接處。
又過了一陣,天空之中的黑色愈發深湛。歸無咎眼前一個恍惚,突然省悟,這里似乎有幾分熟悉……
此時目力已經難辨百丈之外。
歸無咎心中一哂。半個時辰剛剛學會的神通,想不到立刻就有了用武之地。
丹田之中元氣轉動。歸無咎隱匿之身雖并未有絲毫氣息放出,但是他對于人物氣機的感知敏銳程度,立刻提升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