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心中暗哂。
他此刻的確已經暗暗開始的“丹中之嬰”的演化過程,但是距離完法尚有一刻鐘的時間。
這道“結嬰異象”,乃是他運使魔道模擬氣機之法門,以“古空蘊念劍”的氣象為本體,以“丹嬰之間”棄絕靈性的純明氣機為倚傍,顯化而成的一道障眼法。
在外人看來,這似乎是一種較為粗糙的模擬嬰變之法門,當中氣機變化也不脫于本土人道文明中的神通藩籬。
過渡,鋪墊,只為瞞天過海。
第二劍!
第三劍!
從這一劍開始,每一劍出,必定伴隨化丹成嬰之異象。無論是將來的旁觀之人,還是此時身在局中的“嵐”本人,都不難注意到,這異象愈來愈逼真,愈來愈接近真正的結嬰氣象。
自然,每一劍的威力,也在逐漸提升。
第四劍!
第五劍!
……
第八劍!
然而,每一劍的威力固然不斷上升,但是距離八倍的程度還相差極遠。“嵐”默默調運法力,調和“含苞未放”之術的守御完全,一切都胸有成竹,從容不迫。
可是又接了五六劍,“嵐”卻漸漸感到幾分不對味了。
“含苞未放”之法,乃是“嵐”在“三元一指”神通之中獨出機杼,開辟了一道隱世桃源。其防御之能,調用一身法力兼濟六合,包容成圓,可拒所見一切鋒芒,堪稱是一門道與心合、心與意合的得意神通,無愧于歸無咎“法如其人”的贊譽。
但現在“嵐”現在卻覺察出不安定的因素。
此刻隨著歸無咎每一劍的威力漸長,這球形氣罩中每一絲元氣排布愈發精密,運轉之間互為犄角的同時,又暗藏反擊之力。好似一根彈簧,你將它壓得愈深,它積蓄的反彈也就愈足。
正是這“反擊”之力,反而成了不安定的根源。
因為這等若是自己的一身法力為歸無咎的攻勢調動了,一旦這反彈之力被壓榨到極限,雙方難免于強分勝負的結局!
“嵐”一心只求保守不失,自然不愿意此事發生。于是雙掌并攏,神通默運。將一身氣機法力重新調和,散去其中防守反擊的道理,只求守一個堅如磐石。
第十六劍,至!
一道新月之弧斜斜斬過。
“嗤”地一聲,球形氣罩之上立刻多出一條二尺長短的口子,深度也接近半尺。不僅如此,整個“含苞未放”的氣罩之形竟然也顫了一顫,幾乎有形態不穩的跡象。
“嵐”心中大驚。
這一劍的威能,較之上一劍強的極為有限,但是結果卻是霄壤之別。原本固若金湯的“含苞未放”氣罩,此刻竟如紙糊的一般搖搖欲墜。
一剎那間,無數念頭在“嵐”的腦海中閃過。以他天資之高,瞬間撥開迷霧,明白究竟。
這自然是他臨機變陣,改變了“含苞未放”神通意境的緣故。
在構筑這一門神通時,“嵐”采納萬法,不拘于俗。至于具體的法則精微之處,并未能夠徹底勘破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