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腳飛踹之勢,狠厲無比,踢斷一座峰頭綽綽有余。連洞府之中的空氣都像是粘稠的漿糊,被瞬間撕扯,撕裂!
歸無咎面色一沉,稍退半步,使得身軀骨骼充分舒展。同時左臂一橫,擋在頭臉之前。
但是姜敏儀這一腳輕飄飄的一轉,一收。攻勢瞬間調整。足弓回籠,膝蓋彈起,竟是出其不意的撞向歸無咎的襠部。
腿膝一動,隱約可見虎足虛像,如影隨形。
歸無咎手臂亦是靈活之極的一轉,手臂化劍形為錘形,重重的落下。
啪!地一聲,歸無咎的手背與姜敏儀的右膝猛撞在一起,各自感到雙方骨骼肌肉,產生輕微的形變。隨即筋肉一震,化解了這份猛烈的沖擊力。
姜敏儀身軀一抖,同時雙臂爆長,五指各呈鷹爪之形,抓向歸無咎的胸口。這一下力貫指尖,又凝練著虛形之中虎爪的鋒芒,歸無咎若是閃避不及,定要被這一扯活生生撕下一塊肉來。
毫不猶豫。歸無咎反手一橫,如鐵索攔江,護住前身。同時一足極為隱蔽的磴出,狠狠踹向姜敏儀的胸口。
但是姜敏儀的變化,似乎更加迅捷。一手壓住歸無咎的前臂,用力一按,竟是以橫打直,要卸掉歸無咎抵擋的力道。同時右手反手去抓歸無咎的腳踝。
電光火石之間,兩人已經一連交換了五六式。
一旦真正相斗,無論是歸無咎還是姜敏儀,都是雙目發紅,進入神智被燃燒殆盡的狀態,不像是人在相斗,反而像是一雄一雌兩只猛獸。
這一番比斗,看似與尋常修道人的斗法迥異。但是雙方一身法力都匯入肉身之中,舉手抬足皆是數十萬、上百萬斤的力道。縱然是千錘百煉的肉身,也要承受極大的負擔。
其中兇險,卻要比以法術遙遙相斗遠遠勝過。
歸無咎雖從未專門研習過世俗武技的打法。但是他即便只保有一絲內息,丟到下界去,自然而然便是登峰造極的高手。就算在某一個世俗王朝博一個“武功天下第一”的美名也絲毫不奇。
因為修道之人,對自家這局軀殼了解之徹底、深刻,要遠遠超過凡人,一舉手,一抬足界限在何處,速度能夠多塊,力量的巔峰到了什么程度,無不了然于心。
另外,修道人神識之茁壯,也非凡夫俗子可比。臨場的判斷與計算,隨機應變的反應,罕有偏差,也不是世俗之人的腦力能力媲美的。
故而修道之人臨凡,不需要掌握任何武技,天然便是世俗中所謂“隨心所欲而恰到好處”之境的大宗師。
姜敏儀雖然有言在先。但是平心而論,無論是否熟悉這別出心裁的比斗之法,對修道人而言,其實影響并不大。
但是此刻與姜敏儀的比斗,歸無咎的情形卻并不太樂觀。
因為姜敏儀的出手,每一招一式,幾乎連瞬間的思考與判斷也完全放棄,但憑本能行事。偏偏每一招每一式又完美之極,攻其必守,襲其必救,似與造化潛通。不知是她浸淫此道已久,還是那只在身上不斷游動的白虎虛形的功勞。
認真說來,這已經超脫了“隨心所欲”之境,而是絕對的料敵機先,一切變化盡在掌握的最高境界。
這等境界,就算是歸無咎在正常的道術比拼之中也無法做到。
不止是歸無咎。
此等法門的實質,是在一定范圍內窮盡變化和應手,擇其善者而從之。故而背后需要無窮神意作為支撐。無論是九宗還是本土人道文明,近道大能以下,任你驚才絕艷,終究是力不能逮的。
又五六式之后,姜敏儀每一擊都料敵機先,快上半分。加之她一拳一腳都是如狼似虎的兇厲,宛如狂風暴雨,不留絲毫余地。歸無咎已不得不盡取守勢,苦苦支撐。
與功行相近的敵人交手,兼之不留余力。這是歸無咎第一次真真切切的落在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