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場斗完,這場比試也終于到了正戲。
荀申與霍遠峮等四人的交手,不可謂不精妙。但是無論這比試有多么引人入勝,除卻下場比斗的兩人之外,在場余人的心意,都是處于輕微的抑制狀態,好似拉滿弦的強弓,力道蓄足,嚴陣以待。
恒滑、泰玥、姚純、孤邑四位上真,近前商議一陣,分駐四方,空出一大片寬闊的場地來。
只要荀申未遭敗績,隱宗一方,依舊是由他出戰到底。
圣教祖庭兩位嫡傳在“三十六子圖”中,利大人排名十三,席榛子排名十九。歸無咎等人原本以為,是席榛子先下場接戰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但卻見利大人與席榛子耳語幾句之后,毫不猶豫的駕遁光落在陣中。他先是遙望了歸無咎一眼,隨后沖著荀申從容頷首,以為致意。
兩人相隔不遠,對方的儀容態度都無一逸漏的落入目中。
荀申心中忽然升起一種微妙的感覺。
在荀申看來,歸無咎的層次,應當是利大人從未見識過的高度。修道之人,對于勝過自己的未知存在,心靈中天然會受到束縛。
盡管,其人能夠通過種種修心煉性之法予以消解約束、騰挪變化;但他原本越是自信,這種心靈的拘束就愈加真實不疑。
在荀申的計劃中,兩人落陣之后、交戰之前,他原是備下了精妙犀利的攻心之計,從圣教祖庭對本次比斗的布置入手,推表及里,打擊利大人的斗志。一鼓作氣,著成不刊之論,不可逆,不可違,從而為自己的勝利奠定根基。
但是現在的利大人,儀靜體閑,安定從容。雖然內斂,但是卻并不封閉;他望向歸無咎的眼神之中,充滿贊賞,似乎坦承不及,但又無損于那一身堅貞如鐵的勃勃斗志。
這是一種奇妙的境界。
這甚至讓荀申產生一個奇怪的念頭:歸無咎與利大人,是否在什么時候偷偷見過一面、有過交手,從而讓利大人重塑了道念?
好在荀申也并未因為設計落空而沮喪。既來之,則安之。能夠和圣教第一真傳在同等狀態下作一公平對決,同樣是一大樂事。
荀申率先出手。
大袖揮灑成圓,一身法力聚攏,驀然化作日月星辰云霧草木之虛影,散為萬象;旋即所有日月草木星辰云霧之象,又收攏為一,合為混冥。
一眨眼的功夫,一散、一合都被一筆勾銷,那法力之象,已在悄無聲息之間化成一只擎天大手,重重撲擊過來!
法力化作具象的神通,在修道界中著實不少。除卻化為神兵之外,最屬常見的,就是化作手掌之形。
只是,絕大多數顯化巨手之形的神通,都是以雄渾闊大為勝,力圖宣示一種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氣魄,以動人心志。
而荀申所化的巨手神通,卻精微致密,仿佛介于虛像和實體之間。尤其掌心之處,有一輪紅日,光芒奪目,好似那巨掌之形的法力值源泉,變化之樞紐。
姚純上真面上忽有一絲詫異,轉首望了荀申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