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隱宗諸位大能眼中,卻將之當成了什么“劍嬰”法門的負面作用。
據說瓊石門還有一門有利于功行進境的機緣等待著自己,只是要先看一看是否對癥。
歸無咎略一忖度,牽動神意。將一篇法訣刻錄在一枚空白玉簡上,交到姚純上真手中,道:“就是這一道法門。”
姚純上真沒想到歸無咎竟然如此爽快,驚喜之余,當即立下承諾,保證秘法僅有幾位道尊觀覽,絕不外泄云云。
歸無咎卻大方得很,笑言道:“姚上真也觀之無妨。”
歸無咎所予神通秘訣,正是妙觀智大魔尊所賜法訣正文。
只是將法訣之中,本命法寶“全珠”所起的作用,順著姚上真所謂“劍嬰”的法門,更改作“劍胎真寶”;種種法力運轉的法門,也通通修改成劍道之中的名詞。
歸無咎這么做,有恃無恐。
因為這一道法訣的根基,是修法之人成就一品金丹的極限,所煉成的金丹,處于全無實質的虛形狀態,再將約束于異寶之中,可以說為歸無咎量身定做。
在本土人道文明之中,練氣士結成金丹,乃是依托名為“丹種”之物,與九宗道傳的“玄種”異曲同工。
縱然是第一流的真傳弟子,所成之丹也不過是如“龍虎抱丹術”成就的五品金丹差相仿佛。
至于金丹之品階能夠媲美一品金丹境界的,就算在天玄上真之中,能夠做到的也只是極少數。
而更進一步,有著隨時推移、盡可能消解淡化丹種外力這一概念,在一品之中也力求精益求精恐怕唯有人劫道尊,才能有這等深刻的認識。
但這還不算完。有了這一重認識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將之付諸實踐,結成一顆通透虛丹,不留一絲外物實相,恐怕并非本土文明中任意一位人劫道尊所能及。
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由歸無咎杜撰的“劍胎真寶”占據虛丹之位,在其中成就金丹化嬰的種種變化。
后面所述,都與妙觀智大魔尊所贈法訣的原文大同小異。但那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看法訣文字是精妙之極,但是卻不可能進行實實在在的推演。
有了平鈞玉葉書為憑,現在歸無咎和隱宗一方,是有著相當穩固的信任的。但是縱然如此,若是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能夠換成九真一假的“實話”,依舊是相當劃算的買賣。
只是,瓊石門所言的“機緣”,歸無咎不知為何,忽地聯想到那“瓊石元漿”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