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倫捻須一笑,言道:“也不是大事。本次盛會,應邀前來的賓客甚眾。老朽領了俗務,為了來日之會場地、峰頭、旌旗、席序諸般瑣碎布置而來。”
箴石眼皮微不可察的一跳,旋似毫不在意的言道:“這等小事,想來一元嬰境的執事便可輕易為之,何勞以上真之身份出手安排?”
孟倫上真卻笑而不語,又輕啜了一口清茶,略一點頭。
然后便伸手一推。
但見他掌心之中光華一閃,瞬間擴散膨脹,化作一副二三丈方圓的山水畫卷。
畫卷之內,景致透亮清明,宛若真實。
晴空澄碧,明光萬里,朵朵浮云若遠若近,飄散不定。
在這一片青天之內,數百浮峰高下層疊,遠近互現,極顯崢嶸。
說是“浮峰”,其實不過是高下不過百丈、極為玲瓏袖珍的簡易道場,本為巨石凝結顯化,不過暫時呈現出峰巒之形。
每一座山峰的峰頭,更有旌旗一展,迎風飄揚,其上書有字號,赫目異常。
然而只粗粗一望,東山的臉色登時一變!
箴石雖然古今不波,但是雙眸之中神采一收,顯然暗藏無限波瀾。
孟倫掌心事先之圖形中,那下方的數百峰巒無甚奇處,暫且不論。但那位于最高處齊平的十余座浮峰旗幟,卻是異常扎眼!
細細數之,位于最高層的峰巒一十五座,左七右八,旌旗之上各自書寫名號。
左側七峰,旗幟之上依次書寫“孔雀”、“騰蛇”、“獬豸”、“何羅”、“赤魅”、“天馬”、“白虎”。
右側八峰,依次書寫“元鱷”、“神尋”、“赤煦”、“耳熊”、“魚凌”、“折離”、“原榖”。
但是自“神尋”自“原榖”,不過位列右側二至八位而已;當頭第一座山峰,其上旌旗赫目,兩個數丈大小的墨色大字迎風飄蕩:
“里鳧”。
正是箴石、東山二位本家。
細數這位于最高峰的十五座旌旗,左側七道尚且好說,“孔雀”、“騰蛇”、“獬豸”、“何羅”位居八正,“赤魅”、“天馬”、“白虎”位列五奇,乃是大世界中十三家第一流妖族中的七家。
此輩原先割據一方,如今十三有七,聚攏一堂,也唯有圣教祖庭陰陽洞天的手段,方能做得。
右側八道旌旗,“元鱷”、“神尋”、“赤煦”、“耳熊”位列十二流品之中;而“魚凌”、“折離”、“原榖”、“里鳧”四家,卻并非八正五奇十二流品之中的任意一家。
況且和“魚凌”三族居于末席不同,箴石東山二人所屬的里鳧族,竟爾在此圖卷之中位列右席第一,比之于在十二流品之中素稱首席的元鱷一族,還要勝了一頭。
孟倫上真單刀直入,靜言道:“所謂禮者,正名實也。貴族配得上如此位分。”
隨即用目中余光一瞥。
但箴石卻并未顯現出預料之中如臨大敵的審慎,依舊是從容而坐,氣度凝徐,只是身子微微前傾兩分;孟倫心也暗暗贊嘆這年輕人定力了得,無愧于是以元嬰修為執掌一族方略的英杰。
似他這等活了萬載以上的人物,遭臻輕重如意、應變無窮之境界。稍稍窺見對手心志氣象之后,旋即調整話術,放慢節奏,慢悠悠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