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師徒三人,入小界敘話。
黃希音眨了眨眼,嘴角微揚,似有雀躍之意。脆聲道:“拜見師父。”
然后她便甚是迫切的上前,想要展示一番劍道修行之所得。
這一門劍心歸旨,連一向極有嚴教之風的秦夢霖,都對她破例稱許。想來以師父的寬宏雅量,更不會吝嗇贊譽之辭。
歸無咎早已看出,黃希音的道行修為進境極快,幾乎較自己預料快上了七八倍,眼下已距離結丹不遠。如此說來,必定有非常之機緣。這時見她如此模樣,不由莞爾。
于是輕輕撫摸黃希音頭頂,溫言道:“不急。徒兒暫且少待,待為師先將一樁急事料理了。”
話音未落,隨著歸無咎反指一點,一種圓全守中之韻豁然離體。
歸無咎已將本身之無相虛丹,驟然引出體外。
所為何事,不言自明。
秦夢霖一怔,面上浮起若有若無的微笑,道:“你我之間,何至于此?”
歸無咎立刻搖頭,正色道:“是要緊事。”
秦夢霖這才知是自己想的岔了,于是同樣心引意動,將本相虛丹引出。
二丹相合,一如當年陰陽洞天之中故事。
相別四十五載,歸無咎今朝回返,想要著手去做的事,著實不少。
若魏清綺果如自己建言,將縹緲宗東方掌門請至,那諸般勢力之間,立刻又有非同小可的變化。該當布局落子之處,千頭萬緒。
但是歸無咎早已理清次序緩急。
最先要做的,就是眼前這件事。
歸無咎自真幻間中遁返之后,其余機緣姑且不提,唯有一件事破境近道境的心得體驗卻是可以通過虛丹相通之法,和秦夢霖分享。如此一來,這寶貴的破境機緣,除卻歸無咎、席樂榮、姜敏儀、山城弘之外,又多出了秦夢霖。
施展此法,受益的不僅僅是秦夢霖,還有歸無咎自己。
似席樂榮、姜敏儀、山城弘等三人,對于上境經驗,時日一久,非得用心蘊養,方能保守不失。若是稍微疏忽,便有“失真”之虞,而自己卻有可能懵然不知。為抵御此患,須得每隔一定時日,便煉成一枚心印種子,時時蘊養維新。
這是金丹、元嬰等下境界和近道境之間的天塹懸隔所致。
而歸無咎卻可以與秦夢霖通過這“合丹之法”,每隔一段時間便將雙方心念匯通洗滌一遍,遠遠勝過任何保養功夫。
將此事做完,歸無咎等若卸下了一樁負擔。
一刻鐘之后,行功已畢。
除了這門正法以外,雙方四十余載經歷,亦在此間相通。武道中立下第二道途之偉業;席樂榮的存在;全珠與秦秦相合之機緣;東方晚晴、黃正德韓氏、秦夢霄、騰驚等人之匯聚;黃希音開辟劍心萌芽……兩方事無巨細,二人皆得以通識分享。
縱然以二人心意之堅牢,亦不得不由是感慨
感慨風云之激蕩,勢變之劇烈。
收取丹果,歸無咎這才轉身,笑言道:“吾徒有何事言說,為師靜聽便是。”
雖有明知故問之嫌,卻不能傷了小徒踴躍之心。
黃希音精神一振。她早已等待不及,一如初示此法時對秦夢霖之施為,將那劍術胚胎的手段,重新施展一遍。
作法之后,一劍虛劃。
歸無咎感受著心中驀然升起的奇異念頭,倒也津津有味。
劍意加身的一瞬,歸無咎在一瞬之間泛起一年,并深信不疑自己這大弟子有朝一日定能青出于藍,更勝乃師。所以唯有悉心栽培,將畢身所學傾囊相授,將來所得的回報,終將不可思議。
一源分流,兩枝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