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雛鳳清音,不弱于人。
但黃希音看歸無咎面上卻無想象中的震動激賞之色,心中卻不由得微微失望。
歸無咎抬首瞥了一眼,已知黃希音心意,不由暗暗搖頭。
這便是“合丹”之法的壞處了。
“合丹”之后,秦夢霖之所知,便是歸無咎之所知;故歸無咎已有經驗在先。所以此時,雖然歸無咎對于黃希音這門劍道萌芽贊許已極,評價更是極高,但是驚訝之念,卻終究不會再有了。
若黃希音尚在七八歲年紀。歸無咎出于寵愛之心假作震驚,哄她一哄,倒也無妨;但今日還如此做,就未免太浮夸了。
秦夢霖將黃希音即將準備結丹之事言明,又道:“若有合用時機,可使那物蛻成寶胎,作為希音奠定本命法寶的根基。”
歸無咎沉思不語。
鏡珠尚有一次動用機會。
似姜敏儀的層次,雖然已經極高。但是她尋求寶胎,并不一味追尋品階,而是更講究與自己適性相合,這無疑是正確的思路。但是于黃希音而言,情勢又有不同。作為突破拘囿的六人之一,若不能求得至高至善,終究不美。
從這個角度上說,鏡珠無疑是最合適的。
若此物果然已成寶胎,歸無咎斷無不舍之理。
可是若要就此將鏡珠的最后一次機會白白用掉,又大違道法自然之理。
如今自己玉鼎失足之道基,已由“逆宇玄石”之法補足;界天往通之術,亦有三生陰陽洞天為仰仗,更是一大利器。
其余要緊處,歸無咎倒是想到一事。
魔門四經典,自己已得其三。唯有流水宗《神藏索源通貫十方成就法》未得之。莫不如將這最后一次機會,用在此處?
這倒是一個頗有吸引力的抉擇,也不算辱沒了鏡珠這件珍寶。
但細細思之,此法似也非是最善。
歸無咎心神靜默,將道心運轉,臻至最為深徹洞明之妙境。然后豁然間念頭一暢。將“先天伴麟石”取出,觀望良久,嘆道:“此物不當廢棄。”
言及本命法寶寶胎之事后,黃希音一直微微仰首傾聽,靜待兩位師尊決斷。這時聽得歸無咎此言,連連點頭道:“徒兒也是作如是想”。
黃希音與歸無咎所見略同。
雖然“先天伴麟石”的品質于她而言已頗有不足;但此物畢竟于她有甚深淵源,黃希音冥冥之中自有直覺,將其徹底撇開另起爐灶,似乎也十分不妥。
就在這不能決斷之時,歸無咎忽覺袖中一物,微微顫動。
隨手一抖,清光一顯,已將其取出一觀。
看清此物之后,歸無咎雙眉一挑,甚是訝異。
這是一枚納物戒。
當中所藏,唯有一物。
那物是玉簡《三辨三證》所化,品質高得出奇;當時給歸無咎的第一觀感,幾不在鏡珠等三珠之下。但當時歸無咎隱隱感到此物似與鏡珠等物相沖,似有“永不相見”的大因果。所以才取了一枚上好的納物戒,將其單獨保存。
不想此物竟爾冒了出來。
就在此時,忽然一聲爆響。歸無咎掌心這枚納物戒,無端崩成碎屑。
那枚單獨隔離甚久的黑色圓珠,忽地發出一聲悅耳清響,宛若黃鳥低鳴。然后一道刺目強光一閃即逝,圓珠冰晶崩散,化作一團如真似幻的冷霧,往先天伴麟石上一撲、一卷,歸諸于其中!
速度之快,竟連歸無咎、秦夢霖也來不及阻攔。
一切異象煙消云散之后,再定睛一看。先天伴麟石雖然形貌依舊,但已然化作墨色琉璃體;圓全了凈,渾然光爍,似遠似近;似乎品質得到了極大的躍遷。其珍異無雙、凌駕一界之上,或不在全珠、魂珠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