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雙目一亮。
但權上真話鋒一轉,又道:“當然,是否接下,終究要以大局廟算之勝數多寡而定。如今這決定之權,就在你身上。”
話音方落,權上真自袖中掏出了一物。
此物四四方方,似乎是一件木制棋盤,河界分明。
彼此兩端,皆有一十八枚“棋子”,例分黑白,一字排列。
其實盤上之物說是“棋子”頗為勉強。因其上并未刻印字跡,況且其形貌中間凹陷,倒像是三十六只淺淺的“小碗”。歸無咎觀察得甚是仔細,每一只“小碗”之下隱有機括,似乎可以隨意轉動。
顯而易見,這就是兩方一十八座清濁玄象之預演。
權上真緩緩道:“因主界斗法我方做出讓步的緣故,輔界入陣定額規模在一九之間,由我方自決。譬如若是定下每一界入陣至多二人,那么總數便是三十六人;若是定下每一界入陣九人,總數便是一百六十二人。”
“但這是只是極限之數。若是哪一方十分自信,出陣人數有所不足,那也一切由你。譬如以每界三人的規模,總數當是五十四人;但若你自信必勝,每陣只出一人,總共出陣一十八人,陣陣以一敵三,亦無不可。”
歸無咎微微頷首。
又道:“然后呢?”
權上真微一搖頭,道:“沒有然后了。”
“接下來的一切,皆隨心意。無有隱匿,全部明牌示人,亦無有先后手之分;雙方皆可隨意調整對陣,宛若在這小小棋盤之上隨意挪動棋子,直至構成滿意的對局為止。”
歸無咎身軀微微一傾,似乎稍感驚訝。
旋即,他立刻心中雪亮,然后暗暗喝了一聲彩,好一個術近于道的手段!
無怪乎權上真言道,他以旁觀視角見之,也難免動容。歸無咎心中定評,此言無虛。
略做演示。
假設隱宗聯盟第一輔界的出陣之人是赤魅一族申屠鴻;又或者里鳧一族箴石。而圣教友盟一方的出戰之人,卻是元鱷一族余荊。
申屠鴻、箴石等人功行自然不俗,但是和距離正副三卷僅有半步之遙的余荊相較,依舊略有不足。如此對陣,隱宗一方自然是不肯答應的。
那就有兩種解決之法。
若是出陣之人數限為二人的話,維持此局對陣,那么與申屠鴻攜手作戰之人,必須要比余荊的那一位伙伴更強一些,在二二之比中,形成平衡。
又或者干脆是換下主將。
著申屠鴻避走別陣,令遣天馬一族馬援入第一陣來迎戰。
馬援之道行,自然穩壓余荊一頭。但如此一來,圣教一方自然也不肯答應,勢必再度臨陣換將。
風聞這一回清濁玄象之爭,上一次并未露面的御孤乘、玉離子等人極有可能作為圣教之友盟出陣。若是御孤乘入第一陣,那么馬援自然非其敵手。在歸無咎參與主界之戰的前提下,本方除卻秦夢霖堪與一戰外,唯魏清綺、姜敏儀或有三分可能爭一個平局;其余人自荀申、馬援以下,遠非其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