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略觀之,歸無咎的倚仗,是貫通魔道、九宗、空蘊念劍諸般道術,匯同于一;而軒轅懷的倚仗,卻是較近道境尤勝一籌的“上下貫穿”。至于他其余的秘法神通倚仗,自然不少。但對于歸無咎而言,這些存在依舊隱藏的迷霧之中。
沉吟良久,歸無咎道:“有如此實證……確實要來得快些。”
軒轅懷淡然一笑,道:“正當如此。”
世間所謂對手難得,知己難求,并非是出于所謂“高處不勝寒”的無病呻吟,而是有著十分切實的指歸與訴求。
非有今日一戰,歸無咎將獨自演練,諸般神通,趨于此天衣無縫之境,所費時日,必然要漫長的多。
由此對手,一戰貫通。
至于軒轅懷是否也有所得,那就不得而知了。
軒轅懷微微一笑,忽道:“尚有兩件事。”
歸無咎緩緩點頭。
就在此時,軒轅懷出手了;全無征兆。
面前的“軒轅懷”,忽然消散,虛化不顯。只一個剎那,已然轉化成“軒轅懷”三個大字,然后混然凝練,歸于一致,化作一種玄妙劍意。
本身化劍。
這一劍之劍意,非如實相劍術之“刺”、“斬”、“點”、“劈”;亦非如心意咒殺法一般映照之下,直取本真。
其明顯具備實相運轉的軌跡,卻又附著著一絲幽玄妙意,超拔出塵。
這一劍的氣象,并不如何宏大。
放眼望去,只似一抹二尺長短的光華,仿佛夜半月華,自窗沿縫隙之中,露出一線。
純以規模而論。
玉離子渾成本力、鳳舞九天的一擊;
秦夢霖陰陽道根本秘法的傾力一擊;
甚至軒轅懷自己,借法席樂榮、御孤乘的破限手段、四分身合力一擊。
都要較這一劍大為勝過。
但是這一擊……
卻似暗藏了諸般手段所無的意境,獨樹一幟。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劍,歸無咎意甚淡然,似乎早有所料。
一十八道劍苗,三三成列,化作“歸無咎”三個尺許高的字跡,正面迎之。
如果說方才垂釣之戲,是歸無咎迄今為止道術上最圓整、集大成的演示;那么現在這一件,就是他的最強一擊,沒有任何疑問。
自“空蘊念劍”大成以來,無論面對何等強敵,歸無咎從未一次用盡所有劍苗,全無保留。
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空蘊念劍,一十八劍齊出。
雖然二次清濁玄象之爭不過旬月間的事,但歸無咎參加主界爭衡,并不用顧忌“空蘊念劍”的一年時限。
劍術劫意所指,正是軒轅懷本身化劍之勢。
以劍對劍。
正面碰撞,并無想象之中的宏闊激烈,反倒是構成一絲若沉若醉、若明若暗的奇妙異象。
交鋒的那一點,空間似乎被微微扭曲,搖曳不定。
此時天上并無一絲“煙云”之象。但是歸無咎卻生出一種獨特的感覺,好似許多最上乘的香料被點燃了;口鼻所感,儼然是一份奇特的馨香味道。沉厚之余,使得自身神意陷入極度的輕靈活潑之中,如真似幻。
修為尚淺之輩,若貿然吞食一種奇花“曼陀羅花”,當有類似征兆。但此時五感之空靈淳厚,卻又超越其何止百倍!
一醉,一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