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素塵傳音回應道:“只怕……有些麻煩。”
杜念莎心中一凜,回應道:“如何說?”
寧素塵人素來清越自許,頗有些清風介節,不然纖塵的味道。雖然看似上下無礙,人緣亦好,但是骨子里卻有一種獨特的矜持。直言“有些麻煩”,也是杜念莎預想不到的。
寧素塵道:“是外因。”
她以七情五性辨通內外,立刻斷明。并非是李云龍藏拙了。先前李云龍全力以赴是真;自己略占上風也是真。方才局面發生逆轉,是因為……
發生了一件事。
戰場以外的事。
杜念莎心頭一沉。縱然是何等劇變引動氣運增減,也當潤物無聲,不至于如此直觀。
平心而論,杜念莎倒希望是對方藏拙了。因為縱然有所保留,也決計不會太多;此時此刻依舊是自己占據上風,眼前情形,便是雙方真實的實力對比了。若是外因,那么誰也不敢保證,此事只發生一次!
……
這一界中,云淡風輕,竟是全無斗法痕跡,在一十八界之中,儼然“大音希聲”。
正是黃希音與玉離子所入之界。
此刻玉離子負手而立,似乎在凝思著什么,同時步履輕移,似快似慢。
而黃希音,卻如蜻蜓點水,相隔三十丈外,時時回眸。
眼前景象,若是忽略了道術神通的痕跡,倒像是一個生性活潑、似乎急不可耐的小丫頭當頭引路,與一個沉靜內斂的長姊一道,一同踏春出游。
玉離子似笑非笑,念頭浮動。
雙方道行,有甚為明顯之差距,毋庸諱言。所以勝負二字,本不在玉離子考慮之中。
先前幾般念頭,亦盡數拋卻了。
對方能夠與自己一對一交手,定然是突破了“心意”關,“運勢”關,亦有足夠的把握脫身。
休看似乎無有絲毫的神通之形,其實眼前二人,已然處于斗法之中了。
玉離子眸子幽光一閃,仿佛一道“火幕”渡過,洗盡一切,內中神魂精魄,亦由此一死一生,煥發出欣欣向榮的生機。
玉離子早已從未能與歸無咎斗過一場的遺憾中走脫出來,此時頗有欣喜意味。
這黃希音,竟也以劍道為主,甚至修到了極高明的境地,單論深淺,不論厚薄,甚至較御孤乘亦猶有過之。
玉離子心胸氣度非比尋常,雖然有其獨到神通,原擬只是將“一劍破萬法”之術作為其鳳舞一擊的鋪墊手段。但是此術既有突破桎梏的潛力,她自然也不至于不肯兼收并蓄。
只是在“一劍破萬法”階段的修持,她與御孤乘皆是所得與共,絕無差異;而一舉見真之后,卻漸漸顯出不同來。
玉離子心知肚明,若非自己另辟蹊徑下手參悟,只怕就要落后一步。
就這一立場而言,眼前的黃希音,可謂是現成的機緣。
所以悠然信步之間,玉離子已生受黃希音一十二劍。
黃希音這一門劍宗之玄妙,易人心性之功,亦盡數彰顯。
好在其著力方向并未分散,皆是集中在一事對于黃希音自身形象的“修正”。若是中此劍而不覺,要不了多久,便會將黃希音當做天上少有、地上全無的“密友”,對其言聽計從,無有猶疑。
玉離子心中亦有幾分好笑,其實不難猜到,此等精熟圓潤的心意變動手段,正是以其師為“假想敵”構思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