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那千分之一個剎那,瞬間之呈現,便被東方晚晴抓住了。
一息之后,水泉,玄龜,月華,一切都無影無蹤。
東方晚晴立身之處,已在郎朗晴天之下。
五指一拂,張開圖卷。
當中呈現,果然是仿佛蟲葉之文字,古奧莫測。
但是這所謂的“文字”,卻呈現二色二相。
何謂二色二相?
二色者,赤色,黃色。
二相者,正如篆刻之法分為陰刻陽刻一般,這卷中文字,亦呈現此二相。那文字并非涂抹于表面,可以輕易辨別,文字呈現黃色者,其形貌微微凸起,仿佛墨汁甚厚而集聚,肖似“陽刻”;而文字呈現赤色者,卻是力透紙背,深陷下去,仿佛“陰刻”。
字跡含義雖不得解,但是風格也是截然不同。約莫黃色的“陽刻”字跡十分清晰,金鉤鐵劃,棱角分明;而赤色的陰刻文字卻略顯模糊松散。
東方晚晴放眼望去,“陽刻”黃字占了三成左右,“陰刻”赤字占據七成。
她雙眉一凝,顯然十分驚詫;然后露出一絲笑意,又似乎十分滿意。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縹緲宗對于魏清綺期望甚高,立志在這一代成就完道偉業,其余諸宗也多半知曉。
只是除卻越衡宗知根知底、知曉東方掌門信心甚足外,其余諸宗,對此都是不置可否,似乎覺得此事的可信度十分有限。
完道之難,無論是已然成就的辰陽劍山、原陸宗,還是其余七宗,皆有清醒認識。
魏清綺之天資固然是驚才絕艷,但是憑借她一人之力成道,怎么看也是力有未逮。
以藏象宗為例,其完道之路十停中完成了九停以上,最后所余一部,或許一位臻至“圓滿之境”甚或略遜半分的頂尖天才,便可一舉任之。度量智力,這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縹緲宗明明距離這一步尚有相當距離,僅是圓滿境,似乎尚未足夠。只怕非得出一位與軒轅懷、歸無咎相類的人物,方能承此重任。
就算東方晚晴親自教導,幫助也十分有限。
若是按部就班、循序而為,這一推測不能說錯。
縹緲宗內,若是出得一位資質臻至杜念莎、寧素塵這一層次的人物,便可在元嬰之后、近道之前,勉力感悟“完道”境界。就在此時,縱然是這位嫡傳弟子本人,亦會形成極大信心,似乎自己距離完道大業,唾手可得。
但是這種體悟,宛若潮水起落,絕難風光長存。待時機一變,尤其近道之后再行嘗試,反而會覺得這一步并未因有經驗在前而變得容易,甚至反倒困難許多,難以復現當日輝煌。
所留存之“經驗”,不過十分之一罷了。
這等人物,若是一連出現十位,每一位皆取十還一,縹緲宗完道之路,便水到渠成。
十人之數,談何容易。越衡宗古今以降,扎根紫微大世界凡三十六萬載,道基明確在寧素塵之上的,也不過寥寥數人罷了。
所以,須得另辟蹊徑。
今日手段,《剎那索微圖》。乃是東方晚晴和本宗前兩位道境大能前后相繼,一同成就,方是縹緲宗自信完道的真正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