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似小似大、似曲似直的“三點”,光耀斑斕,儼然橫空出世的致命一擊,將武道神韻中剛不可久、誓死不回的精氣神彰顯到了極致;當面臨之,仿佛死神降臨。
無論是誰,也不得不正視這一式的存在!
席樂榮心中稱許
這不當是“人間”所有的神通。
非為這一式威力霸道之故;就算能夠煉成,如此神通,只消動用一次,也必死無疑。
但姜敏儀依舊好端端的立在那里。
只是雙眸中的殺氣、霸氣、金鐵氣已然消散殆盡,只余下一片清澈平靜。
似乎是在問:
如此手段,足夠否?
姜敏儀迄今為止的道術巔峰
劍中錘。
大道之行,既要抬首望天,又要低頭看路。
姜敏儀心中早有決斷。欲要再勝席樂榮,單單有心意之鋒銳、必勝之信念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尋到切實的著手途徑。
姜敏儀捫心自問,她在道術上的真正優勢,足以負擔武道中領袖群倫之重任的倚仗,最值得稱道的,自然是兼修仙門、武道兩家,深明兩種道途。
和席樂榮驟然望見仙家手段之后的見獵心喜、涉獵采取不同,姜敏儀本是如假包換的仙門練氣士,對于仙道中奠定根基、精研浸淫之功,未有絲毫放下,從來都是當做道途主徑來看。
所以,她前進的方向,便是尋找仙道、武道中的相通之處。
遍歷經典,又與歸無咎、秦夢霖等多作探討,姜敏儀終是尋到了一條蹊徑。
看似不起眼,卻也足夠用了
仙門中調和恢復氣機、滋養肉身之道。
乍一聽似乎平平無奇;但此間的滋養恢復之道,卻并不需要任何法力游走,全憑天時契合、五氣滋潤、動靜和諧,稟受日月之精。將這一法門,嫁接于動用某一種神通之前、之后,卻能將這一武道法門的極限承受力,再提高一線!
有了這一線鋪墊,再加上與歸無咎探討而得的些許心得,成就此破限一擊。
席樂榮單臂一橫。
手臂之上,同樣一字排開三個隱隱發光的小點。
此象予人的感受十分矛盾,好似一柄長槍、勁弩,卻調轉槍頭對準自己,儼然太阿倒持。但是錯中自有玄機,反而構成了一種世間所無的防守法門。
兩道威力接觸的一瞬,亂沙飄揚,遮掩形跡,不見真容。
姜敏儀仿佛也對這一式的結果并無興趣,依舊自顧自地轉身踱步,運轉那“慢功”法訣。
只是她面目之上,依稀可見失卻了三分血色,依稀顯得蒼白。
足足一刻鐘之后,黃沙落盡。
席樂榮右臂袖口處,明白可見三個黃豆大小的小洞。
除此之外,姜敏儀是面色發白;而席樂榮卻是較之方才略微發黑。
二人相對而立,似乎心中皆有一道啞謎。
這一式“劍中錘”,是姜敏儀的決勝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