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枚純白色的“扁形雞蛋”,在空中游蕩,靈動已極。其運行之軌跡,既有忽焉在東、忽焉在西的鬼魅莫測,又隱約能夠通過殘影殘象捉摸其大致軌跡;強求索解,似乎處于一種空間挪移之法與最高明的遁術之間。
這一枚“扁形雞蛋”,按理說無論如何與“劍”字搭不上關系;但是只消稍有道術根基,哪怕只是筑基、金丹境界,窺見此景,皆會由衷信服這是一門劍術神通。
非其形意似劍。
而是御孤乘,準確的說御孤乘與此物的關聯,是明明白白的劍心劍意!
不過,此時此物之操控,并非以劍訣指掌為引,而是御孤乘額上透出的一絲若隱若現的白光,也算獨樹一幟了。
與這枚“雞蛋”對抗的,自然也不是等閑手段。
綿密廣博,萬劍聚斂成勢。
然而
非劍者是劍;似劍者非劍。
御孤乘的“扁形雞蛋”一般的神通,形貌非劍,但一望而知便是劍道;而秦夢霖所動用的手段,看似形貌是劍,但是同樣不難窺破,所謂的“劍形”只是道具而已,不足掛齒;真正厲害的,是萬劍勾連的精微變化,聚斂成勢。
萬劍螺旋,在無盡變化中隱約歸于一點……
眼前景象,若非親見,極難亦言語形容。
勉強譬喻之,其一張、一散、一落……似乎神似一位漁夫撒網的動作。
秦夢霖的神通道術,便似是在無限窮盡這個“撒網”的過程。
當那如丸劍意直進而擊時,那紛紜劍網便如潮水一般自動退卻,讓開一條淺淺的“通道”;但其避讓之勢旋即逆回,立刻構成更強大的反撲,似乎要從這另一個方向張網以待,將那一丸劍意捕捉困縛。
自然,此時此刻,那一丸劍意也隨時而動,覓機跳出牢籠,重新占得主動……
如此反復顛倒,周而復始。
若是功行并非至純之人,觀這一戰,只會覺得極為“曼妙”;但妙在何處,卻又說不出口。但要是功行到了圓滿境界,如木愔璃、魏清綺輩,若親見此戰,只怕未必會十分滿意。
御孤乘那劍術,雖然真正的威能與精妙處不至于一眼望穿。但其秉承心印直指、一線摧鋒的氣象,卻是可以辨認的。此等神通,只消納入敵手心意五感之中,便是一擊落下、無始無終。
秦夢霖的劍網之術也不遑多讓。
這一門神通,雖然張網成勢,但是這一“網”所命中的目標,卻是在張網一瞬,早已被無窮算路所錨定。
換言之,兩道神通,皆是一擊制敵的上善法門。
如今這二人卻舍曲就直,宛若游戲,令二道神通在天穹中做那飛鳥相逐之戲,不知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