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弟二人一番較量,卻是荊慧月險勝半籌,終于代替幽寰宗出戰,順利成就真君之位。
好在屈敏齊的道途也并非就此絕望,因他成就元嬰圓滿的速度甚快,所以五百年后,其功行未衰,依舊會有一次競爭的機會。
可惜造化弄人,待五百年后,屈敏齊雖獲取代幽寰宗出戰的資格,更是極艱難的擊敗了辰陽劍山的出戰者那也是辰陽劍山歷史上罕見的缺員之后未能于下一屆立即補上的經歷卻未能最終得勝。
他敗于越衡宗的出戰者。
越衡宗那位,功行更勝一籌,已到了圓全無缺的境界,正是后來的越衡三祖。
于是前路斷絕,屈敏齊投身于九合宗。
話說五百年之會得勝之人,步入玄渾琉璃天的修行履歷,最是神秘無比。即便是對于當事人而言,亦如南柯一夢,難以盡知其奧妙。
而屈敏齊卻似對于自己道途崩殂早有預料,在五百年前荊慧月成道之時,不知采用何種辦法,又或者是二人交情甚篤的緣故竟爾說服荊慧月在破境之時甘冒奇險,服用一枚“回夢真丹”,將破境的微妙體驗紀錄下來。
若是荊慧月成為第一個成功在五百年會上奪魁、卻最終破境不成之人,那不但是他本人成為笑柄,只怕幽寰宗也是面上無光。況且近道之后,若要再進一步奢望道境,奧妙是斬分天人,對于曾經破境近道的體驗,并無關聯。
所以此事實是風險絕大,卻毫無收益。
但是他最終卻允諾所請,行險為之。
屈敏齊加盟九合宗宗門之后,并未一味地閉門造車。而是攜帶自幽寰宗攜來的幾件秘寶,深入荒墟,觀察本土修道人修道步驟。不但尋到了許多道冊典籍,甚至讓他尋到機緣,親眼觀看了一位本土離合境修士破境天玄之境的全過程,并以秘寶紀錄,反復推敲。
返回宗門之后,屈敏齊又匯同九宗道術,憑借其才智鉆研發揮,最終得碑文三十六幅,初步揭曉了本土、九宗的道術區分之幽奧,為九合宗接下來的法門成立,奠定根基。
其中真知灼見,即便今日歸無咎觀之,也要大為贊嘆。
歷數紫薇大世界本土道術,與九宗道術,有“真一”、“虛一”之差別。
本土道術,名為“真一”。
所謂真一,便是有一個真實的“一”。所謂“一”者,樞紐、核心之謂也。
譬如一人手執數十個風箏,那么此人便是核心,數十個風箏皆通過絲線牽引,在其掌控之下。若是放風箏之人愿意,自可收緊繩索,將風箏一個個拉拽回來。那么手執風箏之人,便是一個真實的“一”。
又如俗世中的雜耍藝人,將許多拐棍木棒,以斜立的姿態一層加一層疊在一起,看似歪斜,但其卻能立住身形,明明并未以具體的某一根木棒為核心支撐,但是卻形成了整體的穩定。就算其上放置重物,亦不會立刻垮塌。
只是敏感程度更高,諸力相諧而圓。
又或者將許多零碎的小木片,每一枚都只是寸許長短,結果卻搭建成美輪美奐的房屋,并不依賴明顯某一根大柱支撐,此與其道理相同。
這便是“虛一”,整體的和諧,并不依賴于一個實體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