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暗暗思忖,那么,自己的空蘊念劍,是否可以推演出一千零二十四道“具體”法門,然后凝練合一呢?
歸無咎暗暗發動“念劍演化圖”,試圖汲取之。
但是觀望而得的第三道尊劍術精粹,卻并未在心神中顯化一字,只是心神之中隱然萌生出些許念頭。
歸無咎微微一愕,旋即明悟。
“念劍演化圖”有登峰造極之功,步步趨于圓滿;也正因為如此,其法門自然是以終極形態呈現。譬如你將一株幼苗的種子、土壤、肥料提供,他自動便將成熟之后果實予你。
若你想要看一看半青不熟的樹葉、枝條是何等樣貌,他卻無能為力。
這一步驟,必須歸無咎自己去做。
旁人是開山鑿險,逐步開辟上進之路;歸無咎卻是乘飛鳥登臨絕巔,此刻必須開辟一條下山之路。
好在歸無咎所習與第三道尊道術相通,只沉心觀望了半個時辰,便有極大收獲。先前與第五道尊一戰后所產生的新問題,亦水到渠成的有了答案。
如果說每一種真流劍道走到極致,皆是“一分為二”,自己的“空蘊念劍”不止是一種神通,而是如辰陽八實劍一般,將天下劍道一分為二的定名之法,那么有一個問題就來了。
辰陽八劍,乃是一個開放的神通大系,傳承弟子無數;而目前的空蘊念劍,卻似只有歸無咎一人能夠掌握。
哪怕是秦夢霖與歸無咎有虛丹相合、知見相通之緣,觀望了劍道真訣原本之后,只覺修煉下去自相矛盾,決計不能走到終點。須知空蘊念劍劍典文字俱在,可不若九宗道術將功訣化作法寶實體為鎖鑰。
此時著手,如第三道尊一般,將空蘊念劍拆解成零散的“形而下”部分?
此時此刻,第三道尊和第五道尊之激斗,已到了犬牙交錯的境地,局面雖然激烈,卻依舊大致兩分。
歸無咎靈機一動,生出一個主意。
他索性以一個“初學者”的態度,心神默煉,推演一下“修煉”第三道尊的初版空蘊念劍,會是什么效果。
三個時辰之后。
歸無咎驚奇的發現,無論自己以哪一個獨立的“單元”為起點,雖然起初時甚是順利,但數量漸多之后都逐漸窒澀;最終的極限數量,都不超過一百二十八種。
一千零二十四……一百二十八。
恰好是八分之一。
辰陽劍山劍道,除卻軒轅懷這異數外,人人只能在三問之下,擇一而修,取法八脈之一?
這勢必不是巧合。
昨日之疑難也有了答案。
劍道一十六種,辰陽劍山之虛實二道的“天空幻化、妙心殺絕”十六門只是一種分法,此十六道,非彼十六道。
由一入手,遍觀十六;
登峰造極,十六取八;
傳承后學,八還取一。
這似乎是冥冥之中暗合上境道術的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