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破法是以陣破陣,如影隨形。將自身法力同樣凝練成特殊規則的八十一道分枝。如此一來,韓太康所凝練的八十一枚水珠,不但不往外逃,反倒是相互吸引,等若是兩道大陣混成一團。
此等戰法,雖然到了最后江海必勝,但韓太康的神通畢竟是浸淫已久,八十一珠之間的組合變化無窮無盡,江海勢必要針鋒相對的以變應變,哪怕在數息之內覺出勝負,當中的陣基之變也何止千萬之數。
從另一個角度看,等若江海是無償做了韓太康的陪練,對于韓太康這一門神通的修正錘煉有著極大的好處。
如此破法,從“地”字門入。
最后一種破法,是不必先破解陣法,而是打定主意以本人劍道之精、境界更高,強行中宮直入,直取韓太康本人。此法若不能成,其實有極大風險。因為成與不成,只在一線之間;若不能一擊必中,自己就成了強弩之末,必遭韓太康這一大陣之反噬。
江海卻知以自己道行,必能做到。
但韓太康亦知曉江海能夠做到。
所以,若是取這蠻橫強破之法,那八十一枚水珠竟不阻攔,而是分成兩列,化作八十一面水鏡,暗藏獨特的感應之功,從不同的角度將江海的最強一劍收納映照。
如此,江海雖依舊必勝,但付出的代價卻是令韓太康窺見辰陽劍術精義,所得之巨,也僅此于《觀法圖》中走一遭。
這一破法,從三重門戶之中的“天”字門入。
當今第一流的嫡傳之中,最擅長給人做選擇題的,無過于荀申。
但荀申那是虛虛實實的變化,最終總不免令你墮入彀中,于些微難測之處布下陷阱。而韓太康今日之手段,卻是童叟無欺,明白示人,坦誠利弊之后,任君選擇。
尋常人煉成神通道術,暗藏一處破綻也嫌多,更何況是三處。但這也意味著,除此三門之外,別無破解之法。
同時,眾人這才領悟了韓太康所言之意。
所謂“決定權并不在我”,并非承師長之命;而是說任由對手抉擇。可走實戰之路,亦可循幽寰、縹緲宗之路。
越衡一方陣營之進退自如、游刃有余,由此可見一斑。
戰局內外,參戰觀戰之人捫心自問,“人”字門照單全收、全盤消化大陣的破法最不可取;付出一些代價過關,才是明智之舉。到底是助韓太康錘煉神通,還是泄露本門劍道密旨,倒是委實難以抉擇。
江海雙指捏成劍訣,本欲出手。
但是在最后關頭,他似乎是頓了一頓,眉頭一皺,旋即釋然一笑。
劍如清泉,細碎繁密而又鳴響不絕,凝練成一道蒼翠綠意,赫然從“人”字門中鉆入縫隙!
一眾皆愕然。
這江海……竟自信如此?
那水珠之勢如星如電,迅捷無論;但江海的劍光奔逐,卻速度更快。經由百息狂飆突進的追逐大戰,八十一珠盡數被劍光趕上,一一擊破。
但江海的氣機,亦肉眼可見的削了一層。
歸無咎默然轉首,望了軒轅懷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