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四塞,皆在山嶺峽谷之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同關中四座大門,只要守好門戶,關中無憂。
蕭關,位于平涼郡內,高平川水穿峽而過。出蕭關可取靈武郡,進而北攻西域乃至草原。蕭關道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道路,從古至今從不缺少商人旅客。
自從平涼郡落入李源手中之后,他讓族弟李叔宗率軍三萬鎮守此地。后來因為和魏國決戰,李叔宗率兩萬五千士卒奔向戰場,僅剩五千人馬留守蕭關。
天明之時,幾輛馬車搖搖晃晃的從遠處而來,在關隘處停下接受蕭關守將檢查。
守將不是別人,乃是當年的會寧郡涼川縣尉薛白紹。
李源拿下會寧郡之后,薛白紹投降了李源,從軍追隨李叔宗,后來因戰功提拔為郎將,之后又跟著李叔宗鎮守蕭關,現為蕭關守將。
“下馬!”薛白紹怒吼一聲,“檢查!”
言罷,他轉身給了兄弟們一個眼色,那意思‘好好宰一回’。
城門士卒紛紛上前,粗魯的進入馬車檢查,看看能不能找出點好東西,占點便宜。
一名身著長衫的中年人下了馬車,看著守將背影,他輕輕吸了口氣,整理了衣衫。
“將軍,我們做的小本生意。”中年人嘴角勾勒著笑意,顯得很是輕松。
“我管你”
薛白紹轉身,話沒說完,看見中年人頓時愣住了。
“二”他連忙住口,壓下心中震驚。
半個時辰后,幾輛馬車平安的進入蕭關。
深夜,蕭關客棧之中。
“薛大人,你那兩個侄子會來嗎?”零號靠著窗臺,微瞇著眼,似是感受外面的風,似乎又在假寐。
薛姓中年人正是黎陽縣令薛收!
“將軍放心,白紹白禮一定會來。”
放下手中茶盞,他平靜的佛了佛案幾上的灰塵,“絕不會耽誤王上大事。”
“唔。”零號哼了一聲,忽然嘴角一勾,“他們來了。”
話音落下,敲門聲響起。
薛收打開門,薛白禮和薛白紹二人果然穿著整齊的立在門外。
將二人迎進來之后,零號朝暗處打了一個手勢,黑影閃過,人手密布在客棧四周。
“二叔,你為什么來這兒了?”薛白紹問出了白天不敢問的問題。
在他們兄弟看來,薛收是不該出現在這兒的。因為北晉占據河東,他們薛家在太原為官,這個時候身為黎陽縣令的二叔出現在這里,若是被有心人察覺可是極其不妙。
薛收道:“為了你們,更為了薛家。”
薛白禮和薛白紹對視一眼,有些不解。
薛收解釋道:“你們知道嗎,家主已經調任工部尚書,天閣六相,我也被王上提拔為五原郡守了。”
兩人雖然身在平涼郡,但是對北晉的制度還是了解的,天閣六相意味著薛家進入了北晉的核心決策層,深受昭王重用。
“恭喜二叔。”
薛收擺了擺手,接著道:“你們知道我來找你們是做什么的嗎?”
倆人搖了搖頭,不過各自心里都有些許猜測。
“天命在昭王,族中決定歸順王上。”
薛白禮瞳孔一縮,他低聲道:“二叔,當年不是族中決定讓白紹跟著李公的么,怎么突然就要我們歸順北晉,還是說族中已經不看好李公了?”
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面,這是世家的慣用手法。
比如李源的好基友裴冀,他出身河東桑泉裴氏,曾是聞喜裴氏的分支之一,滎陽鄭氏亦有人在許國為官。
薛收道:“不清楚,我是接到了王上的命令過來勸降你們的,若是你們不同意,要將我送去李源面前,我也無話可說。”
兄弟們連忙表示絕不會那樣做。
“昭王怎么會記掛我們這樣的小人物?”薛白禮皺了皺眉,旋即眸光一閃,“二叔,你說實話,你是不是想要我和二弟打開蕭關,放駐扎在靈武郡的北晉軍進入關中。”
他左思右想,覺得自己對北晉的價值只有這個。
“王上說你膽大心細,果然不錯。”薛收笑了笑,沒有否認他的話。
“王上知道我?”薛白禮愣住了,那位高高在上的王,怎么會關注自己。
“這我就不知道了。”薛收搖搖頭,旋即鄭重問道:“你們的決定呢?”
聞言,兄弟倆陷入了沉思。
另一邊,位于蕭關之內的守將府。
曾經的真定公主姜南嘉正在哄著一個幾歲的幼童睡覺,幾年的粗茶淡飯,讓她遠離了金枝玉葉的公主,貼近了農舍婦人。
她一點都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很自由,很快樂,她希望這輩子都能這樣過下去。
天下局勢的變化她不關心,她對晉室也沒有什么認同感。
現在,她覺得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