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工人們惴惴不安,懷著高昂報酬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擔憂,踏足了永遠是紅光照耀的地獄。
而在接下來的十年里,陸恩會教導他們很多東西。
因為,之后肯定會有一場戰爭,一場大戰,會死很多人的。
陸恩一門心思的想要引發這場大戰,但他同時也知道這場戰爭的后果,如果稍有差錯,他就會被掛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直到文明終結的那一天。
就算他成功了,這也都是染在他手上的血。
這么一想,利維婭還真就是他親生的啊,連做事的想法都如出一轍。
只是,如果不流這些血,在未來的幾百年,上千年,甚至是上萬年里,只會死更多的人,而且是無謂的死去,帶不來半點好處,就只是渾渾噩噩的死掉了。
所以,一定得先有人流血才行,一視同仁,可以是任何人,是敵人,是友軍,甚至可以是自己。
無所謂。
但在那之前,陸恩希望盡可能減少傷亡,畢竟,在那樣的環境里,壞人不一定會先死,好人不一定會先死,但蠢的人一定先死。
行走在地獄里,他陷入了沉思。
其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陸恩主動挑起的矛盾,也就是土地所有權的問題。
眾所周知,土地是一切財富的原始源泉,現在成了一個大問題,工人階級的未來將取決于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陸恩有足夠的理由和資料去相信,去預言未來的一個事實,那就是不管是那邊推動的,土地國有化都必然會
社會的經濟發展、人口的增加和集中這些情況會自然而然的迫使土地貴族在農業中采用集體的和有組織的勞動并使用職業者和學院派,煉金術士,或者是別的什么組織發明的新工具與新種子。
將使土地國有化愈來愈成為一種“社會必然性”,抗拒這種必然性是任何擁護所有權的言論都無能為力的。
社會的迫切需要必須而且一定會得到滿足,社會必然性所要求的變化一定會給自己開辟道路,并且遲早總會使立法適應這些變化。
時至今日,新生階級的誕生正在嗷嗷待哺,每日不斷增長的消耗和肉眼可見的市場需求,目前帝國生產的需要是不能讓他們得到滿足的,他們需求的不止是貨幣,還有好吃的,好衣服,好娛樂,好喝的,而帝國從未去準備這些。
帝國恐怕從未想過會突然多出來那么多職業者,這些職業者是如此的迫切需求一個好生活,他們奮力學習就是為了吃好穿好住好,他們的迫切需求將會立刻壓到市場上去,強迫市場去滿足他們。
所以,一切可用的方法,都會廣泛地用于農業和制造業,用來滿足這種新生的需求。
可這些方法,很顯然,都只有在大規模耕種土地時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如果是小農耕作,那么絕對會陷入農民根據自己的任性要求和現實狀況來調節生產,或者無知的消耗地力,白白浪費生產效率。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app】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從絕對宏觀的,而且長遠考慮的方面來看,大規模地耕種土地,比在小塊的和分散的土地上經營農業優越得多,所以,一方面,新興階級的需要不斷增長,另一方面,農產品價格卻還在不斷上漲,這些都不容爭辯地證明,土地國有化已成為一種社會必然性。
即使在目前這種使生產者本身淪為牛馬的生產方式下,也不可能阻擋土地國有化的進程。
所以陸恩并不覺得規范法的通過與否會影響到土地國有化的進程,規范法所能影響到的,僅僅是未來的兩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