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峰的語氣很高傲,認定他們習不起這塊毛料。朱達貴倒不是非得跟他慪氣,只是覺得這塊毛料值得下手。
六千多塊毛料擺在廣場上,能入朱達貴眼的,只能是冰種以上。像糯種、芙蓉種、豆種什么的,還是留給其他有緣人吧。
當然,那種底價特別高的,朱達貴也會直接放棄。如果料子的價格,與底價相差無幾,拍下來又有什么意義呢?
他是來撿漏的,不是來為當地經濟作貢獻的。
“誠哥,你選的毛料都不錯,只是有些價格高了點。”
朱達貴和劉誠一直到廣場關門才出來,他該看的都看了,最主要是陪劉誠看。
劉誠問:“只要能漲,價格高點也沒事。那幾塊,你有沒有感覺?”
他看中的毛料,都是底價比較高的。
公盤和拍賣看似差不多,但其實也有很大的不同。公盤是把準備交易的物品公示于市場上,不須對該物品進行鑒定、鑒別;而拍賣則必須由專家對物品進行分級鑒定,達到一定等級或具有一定價值的物品才能成為拍賣品。
另外公盤的物品只是由業內人士或市場公議出其底價,而拍賣品的底價則由專家科學評估議定的。
所以那些底價高的毛料,只是財性高,未必真的會賭漲。
但公盤的毛料,全部來自緬甸的各個場口,屬于一手毛料。很多國內的玉石商人,在這里投到毛料后,運回內地,再進行第二次投標。
有些直接就是在自己的投標價基本上加幾成,倒騰賺個差價,一年也能賺不少錢。
朱達貴說道:“那塊389的毛料,感覺價格偏高。”
這些毛料,并不是每一塊都會賭漲。有不少是會垮了,甚至還有很多是磚石料,一文不值。
像那塊389的毛料,重385公斤,底價是一千五百萬,可里面是磚頭料,不管報多少錢,都等于打了水漂。
劉誠說道:“聽你的,這塊不投了。”
每次跟朱達貴一起,他都覺得自己運氣很好。上次的那塊料子,原本切垮了,朱達貴提議再劃根線再切一刀,結果大漲。如果不是那一刀,料子可能被他處理,那損失就是九位數了。
“誠哥,你準備投多少毛料?”
“五十塊左右吧,畢竟不是每塊都能投中,五十塊能中三十塊就不錯了。你呢?”
“只要是有感覺的,我都投,包括5998號毛料。”
劉誠提醒道:“根據以往的統計情況,公盤的最終成交價,約有超過70%的成交價略高于底價,有20%左石的成交價高出底價1倍至2倍;有近10%的競爭非常激烈,有的甚至高出底價10倍以上成交。那塊5998號,估計兩個億都拿不下來,有可能得五個億,甚至更高。”
他哪知道,朱達貴想買哪塊毛料都能以最高價買下來。投標箱內的報價,就連主辦方在開箱前都不知道,但朱達貴卻能知道。
朱達貴搖了搖頭:“那塊毛料賭性很高,價格未必會到五億。誠哥,前面投中的石頭,付清尾款后,能在這里現場切嗎?”
他手頭上雖有近十億資金,如果投中幾百塊毛料,就未必有錢去投那塊5998毛料了。最好的回籠資金辦法,是現場解石,這里匯集了全國大部分的玉石商,他們對于明料,還是能給出一個合理價格的。
“當然可以,你可以在這里切,也可以運回去切。不少人都喜歡在這里切,主辦方也勉強給大家切石,既增加了氣氛,也帶動了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