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認為這家公司沒有任何必要去投資。”
“如果要投資這家公司,那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存五年定期,說不定都比投資這家公司收益大,風險也更低。”
投這家公司還不如存定期
聽得出來,這些資深的投資顧問對實王集團的感官是有多么的不好了。
聞言,謝清抿了抿嘴,沉聲道:“這些我之前都猜測到了,讓你們來可不是分析這個結論給我聽。”
“我是要知道,為什么不賺錢,這家公司還大手筆投入去做?這方面有沒有什么答案?難不成這家公司的人都是傻子嗎??”
謝清心里還有一句沒說,那就是對方還投了一個億在網絡上去宣傳了!
不賺錢,誰會花這么大手筆?
背后要是沒有點幺蛾子,我都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倒過來寫!
謝清心里如是想到。
“這個”顧問停頓了一下后,道:“謝總,這個我們也分析了,并且從他們大力發展會員數量和正在研發的那款會員APP的事情上,用多個角度去深度研究了一下。”
“我們推測,這家公司之所以那么去運營店鋪,其真正的商業意圖,可能是想用高性價比的店鋪去快速積累會員。
然后把積累的會員再引流到那個會員APP上,最終再利用APP去擴展出其它的收益。”
“這個收益可能是廣告或者賣一些他們自有品牌的周邊什么的。”
“但不管是什么,哪怕他們的這個想法實現了,其實這個收益也不會有多大。”
“因為他們現有的用戶數量擺在了那里。”
“十萬用戶,在互聯網產品中,這個數量級連入門都談不上,”
“更別說結合實體店的特性,沒有誰會每天都跑過來消費,而且這家公司的店鋪數量就六家,更加限制了每天能消費的客戶。”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會員APP日活人數基本都破不了萬,這還是我往高了算,我感覺實際情況可能就一兩千吧。”
“所以,一個日活一兩千的APP,能接什么像樣的廣告?可能擴張什么其他收益點嗎?顯然是不能的。”
“嗯。”謝清抿了抿嘴,積累會員這一點和她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她也認為實王集團的真正意圖是在會員數量這件事上。
也只有這樣才能說得通,為什么那些店鋪會那樣不記成本的去運營。
謝清思索了一下,開口道:“那如果這家公司能不斷去擴充店鋪數量,不斷的增加會員數量,等會員數量達到一個夸張的程度,那這個模式還是很有看頭的吧。”
“理論上是的,會員數量多了,那未來可操作性自然就多了。”顧問先是認同了一句,隨后又搖頭道:
“但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種模式前期投入的成本太高了,而且還是幾年內收不回來的那種,所以這就代表著需要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
“這個投入,將會是無底洞。”
“沒有人能吃得消。”
謝清點點頭,道出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其實本質就是燒錢嘛,這個之前網絡上的例子很多,只要能真正體現出他的價值,還怕吸引不到資金?”
“不一樣的。”顧問接話道:
“之前網絡上的燒錢大戰都是基于商業模式明確,并且可以想象到未來的消費場景。”
“所以那些燒錢的真正目的都是為了搶用戶,確立市場地位,用價格戰把競爭對手打垮。”
“而等到打垮競爭對手的那一刻,同領域內一家獨大或二分天下后,他們可以立馬轉變措施,迅速的就能看到收益,扭虧為盈。”
“但很顯然,眼前這家公司并不是這樣。”
“因為他涉及的是實體行業!”
“他的競爭對手是千千萬萬家,無窮無盡的店鋪!”
“這種市場情況想要積累會員,那他們的運營措施是不可能改變的,如果改變,那就代表著口碑、會員數量等等,都會斷崖式的下跌。”
“畢竟實體行業可選擇性太多了,顧客也很現實,你如果泯然眾人,那憑什么讓顧客優先選擇你?”
“除非你能像互聯網燒錢一樣,能具備一定壟斷的行業地位!那你才有定價權!”
“但想要在實體行業一家獨大或者二分天下形成壟斷談何容易,以實體行業店鋪千千萬萬來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