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眾所周知,隨著融資的輪次不斷增加,創始人手中的股份是會不斷被稀釋,如果不這樣去限制,那創始人被未來的控股股東踢出局的可能性就將會相當大。
之前的資本市場上像這樣的事情就屢見不鮮,而且有些資本就是奔著搶奪公司控制權去的,這一類人甚至被冠上了“野蠻人”的稱呼。
因此可以說是在一次次血的教訓下,才讓后來的創業者一個個都變聰明了。
在接受投資前,創始人都會明確的提出這些要求,以此去確保公司將會一直在他的掌控下,按照他的想法去發展。
除非是實在是太需要錢,要不然不會有創始人在這個方面退讓,這是最基本的底線。
而眼前的梅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梅團的最大股東為企鵝,擁有超過20%的股份,只不過和曹興宇一樣都是B類股,投票權換算下來很低,根本就無法左右梅團的發展,頂多就是提提意見,梅團聽不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創始人王星,手上只擁有10%出頭的股份,卻全部都是A類股票,綜合換算下來有近70%的投票權,可以說是牢牢掌控著公司的話語權!
像梅團這樣的股權架構,在互聯網領域比比皆是。
哪怕是互聯網最高的那兩座大山,阿貍和企鵝也不例外,創始人的股份都不多,都是靠著類似的辦法控制著公司。
“真是世事難料啊,估計梅團都沒想到,我竟然不知不覺成為了他們的一個不小的股東?2%股份,應該是十大股東了吧?或者至少是十大個人持股股東了吧!”曹興宇頓時唏噓不已。
要知道之前還在和梅團競爭呢,差點就打的不可開交。
這下子真可謂是風云突變。
變友軍了?
當然,曹興宇可不會這樣天真的去看待,他對梅團也沒有任何的興趣。
實際上,這個股票在他眼中,只是一份可利用的資金而已。
“如果不是有一年的限售期,我現在就能立馬套現上百億了可以直接原地起飛!”從驚喜中回過神后,曹興宇一臉惋惜的搖了搖頭。
在限售期里的股票是不能出售的,這意味著曹興宇手上的這個股份其實并沒有什么實際的用處。
“不知道未解禁的股票能不能質押?”曹興宇抿了抿嘴沉思道:
“如果能抵押出一筆錢,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加快我眼下的發展。”
很顯然,曹興宇根本就沒有把梅團股份留下來的想法。
在曹興宇的眼中,在他決定進軍外賣領域的那一刻,梅團未來的結局就已經注定。
梅團的衰落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且這個時間是由他來決定的。
而股票質押,是資本市場很常見的一個操作,通俗易通點說,就是跟抵押貸款一樣。
唯一的區別就在于這個當中有一個質押率的問題。
“或者也可以協議轉讓,不走二級市場流通就行”曹興宇挑眉道,這也是他能想到的一種方案。
雖然價格上肯定會打點折扣,但也能換一筆不菲的資金!
而在這時,系統的提示音傳來:
“宿主,該一年禁售期是系統定的,在一年內不得把股份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讓、質押。”
“?也就是說,就是賬上的一個數字咯?”聞言,曹興宇當即撇了撇嘴,這自己豈不是白開心了?
“不能這么說,這怎么只是數字呢?這可是一份很優厚的資產,而且一年后說不定梅團的市值會更高。”系統回應道。
“這話你騙騙別人或許還可以,我會信?”曹興宇當即嗤笑了一聲。
按照他目前發展的速度,一年后梅團的市場還能有多少?
在不斷失去市場的情況下,市值怎么可能還會更高?
這么簡單的道理,曹興宇自然是一眼就看透了。
“除非我放慢擴展的腳步,在這一年內不去跟梅團競爭,讓它保持現有的市場,那它的市值就不會跌。但是”曹興宇撇了撇嘴,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了。
目前他的所有布局都在餐飲業,也是他四大場景的第一步打根基,怎么可能輕易改變。
“才280億而已,算了,順其自然吧,一年后有多少算多少,不用過分去在意。”曹興宇最終把這個股份的事情放了下來,笑著嘀咕道:
“說不定一年后280億在我眼中根本就不值一提了呢?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