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無論是成本還是風險,這些都要比麥克·梅爾斯開篇就要頂薪加分成的《王牌大賤諜》系列低很多。
結束與丹尼·莫瑞斯的視頻會議,波音767也已經接近目的地。
A女郎敲門進入前艙書房,提醒自家老板再有十分鐘降落,同時還帶了另外一份文件。
陳晴帶領的團隊剛剛與斯高柏達成的收購協議。
西蒙離開紐約那天,加班了一個通宵的陳晴就將一份完整的收購方案交給了西蒙。既然西蒙認為押注VCD產業只能是賺一場快錢,陳晴也改變了最初全資收購視頻解碼芯片生產商斯高柏的想法,打算僅實現控股,保持這家公司的上市狀態,這樣可以方便幾年后從容地套現退出。
而且,即使不全資拿下斯高柏,只要完全掌控這家公司的運作,維斯特洛體系也可以通過控制中國的VCD產業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部分收購,還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實際上,誰都不是傻子,作為現階段VCD視頻解碼芯片的唯一供應商,斯高柏最能體會到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中國VCD市場從1994年全年不足2萬臺的出貨量暴漲到單季超過10萬臺的市場增速。
因此,這家公司本來的市盈率就非常高,又伴隨著新科技浪潮,股價一直在持續上揚。
這樣的一家公司,對于華爾街來說,其實就是不可能被收購的。
當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不可能’。
而是,如果要這么做,付出的成本會遠高于想象,得不償失。
4月初斯高柏的市值就達到1.2億美元,西蒙本以為2億美元能夠拿下,畢竟這就意味著76倍的市盈率,傳統企業并購,超過50倍市盈率的開價就已經是離譜了。不過,因為中國市場的利好,即使VCD市場規模依舊很小,但以當前新科技企業受到追捧的程度和中國VCD市場的增速,陳晴的團隊判斷,惡意收購的話,或許要超過3億美元才能拿下這家公司。
3億美元,這就確實是得不償失。
擁有這樣一筆錢,維斯特洛體系完全可以與其他電子廠商合作,比如日本的索尼、荷蘭的飛利浦等等。到時候,合作研發成本可能只需要3億美元的十分之一,最多也只需要1年時間。
1年之后,中國的VCD產業恰好大爆發。
只不過,這么做的話,維斯特洛體系就很難進行更進一步的布局,進而最大程度控制中國VCD產業。
擬定的新方案得到西蒙批準后,陳晴帶著自己的團隊立刻開始了行動。
斯高柏的盤子終究不大,只是一周時間,陳晴就吸納了5%的斯高柏股票,完全以一支表面上與維斯特洛體系無關的離岸基金名義進行收購,因此,當這只基金突破5%持股后向SEC進行報備,無論是華爾街還是斯高柏都沒有太過重視。
直到隨后兩周。
陳晴的團隊簡直是堪稱兇悍地不斷在二級市場強勢吸納斯高柏股票。
短短兩周時間,斯高柏的股價暴漲69%,市值從月初的1.2億美元突破2億美元大關。當所有人都反應過來,陳晴已經在公開市場上吸納了超過21%的斯高柏股票,耗資3100萬美元。
然后,攤牌。